公司的同事们比较看好来自农村的袁兰,觉得来自城市的乔月最多坚持一个星期。
此时国内还没有这种生活类真人秀节目,也没有挨家挨户接人,然后一堆人畅想美好拍摄生活的事情。
路菲菲就给他们安排上了。
八个男人的身份有:程序员、装修公司师傅带的小工、热爱野外生存的军迷、菜贩子的儿子、喜欢做手工的胶佬、喜欢钓鱼的保安、倒卖服装的老板、人力资源部员工。
袁兰在一家小餐厅里当服务员,乔月自称是画图的。
几人从不同的地方,赶到拍摄地,摄影师全程跟随。
袁兰的行李只有一个软软的大包,以及一个桶,就是她辗转不同的打工地点带的那点东西。
工作人员提醒她,在拍摄地很难买到东西,也没有什么现成的东西可以用,全都得靠自己,有些不能靠手搓出来的东西最好自己带着。
袁兰笑眯眯:“真的没什么要带的了。”
还是一个女工作人员小声提醒她是不是应该多带点卫生巾,在那种地方,就算集市上有卖的,只怕质量和卫生也不敢恭维。
袁兰眨巴眨巴眼睛:“旧的用完了,实在不行,我就像在家一样,用柴灰嘛,很干净的。”
女工作人员大为震惊,不知道柴灰tຊ是个什么路数。
后来听说还有八个男的,袁兰还是决定去买点,她看着最便宜的那款,还是下不去手,她很苦恼,问是不是真的马上就要走,她想在网上买一些自己平日用的,非常便宜的那种散装卫生巾。
女工作人员十分心疼她,自己掏钱给她买了几包。
到了机场,袁兰是人生第一次坐飞机,全程表现显得紧张又新奇,不知道行李可以托运,自己紧张兮兮地抓着箱子,结果箱子里有必须托运的行李,又跑回去办托运。
来回跑了两趟,她不停地向身边的摄影师和工作人员道歉,觉得自己耽误他们的时间。
乔月的重头戏主要是在收行李箱,她的妈妈给她准备了四个巨大的行李箱,恨不能把家给她搬过去。
最后是节目组的人跟她妈妈说,那些除了自己贴身用的东西之外,其他电器不能带,那边没有电。
妈妈一边絮叨着:“没有电?那不要冻死啦,多带点衣服。”
羽绒服、羊绒衫、暖宝宝……单是保暖的东西,就塞满了一个二十八寸的行李箱。
另外八个男的嘉宾没有什么可以突出的部分,他们带的东西都很简单,听说那里有皂荚树,还能自己做肥皂,他们真的连肥皂都不带了。
一路上,八个男嘉宾关心的问题就是那边住的是什么样的房子,还有听说有两个女嘉宾,不知道是什么样的。
他们对女嘉宾的态度相当的典型:
“哎,希望她们别自己吵起来,我最怕女人吵架了,又哭又叫,烦死了。”
“她们应该能帮我们做饭洗衣服吧?我可以保护她们。”
“女人多的地方小心眼多,头疼……要是都是男的就好了,干什么都方便。”
“没问题!体力活不用她们做,我行,我可以!我可是卧推一百斤的!有照片吗?她们长什么样啊?”
“可千万别在我面前犯公主病,我可不伺候。唉,真没必要放两个女的啊,又不用她们做饭,我就会做饭,世界顶级厨师都是男的。”
“你们为什么要让两个女的来啊?上厕所都不方便,不然我们几个大老爷们儿怎么上厕所都行。”
“有女的好啊,一群男的太无聊了。”
“哦,这两个女孩子挺有勇气的。”
由于此时没有真人秀,这些人就算知道旁边有个摄影机对着自己,也完全没感觉,大大方方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十个人对住宿的地方都充满着美好的幻想,类似于《红楼梦》稻香村那种水平,就是城里人幻想的农村。
结果,到了之后,发现住的地方不是稻香村,而是《倩女幽魂》里的兰若寺,而且还是白天的兰若寺。
破破又烂烂。
连床都没有!
只有一些可以做床的材料。
节目组没有丧心病狂的让他们从伐木开始,是因为森林是被保护的,要砍伐需要申请一大堆手续,很麻烦。
还不如给他们准备一点木板,假装是别人留下来的东西。
人,是上午到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