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货到了之后,就约定时间集合取货,俗称“分赃”。
那个时候的人多少有点单纯,无故放鸽子的事情有,但非常少,放一次鸽子,这人连名字和手机号都会被“团长”挂在论坛上反复鞭尸。
现在二楼的分赃区,就是一家2002年诞生在“西祠胡同”上的一个团购版,前年开了这家线下实体店。
现在这家店,是全楼的荣耀!它真的活了两年。
而更靠近客户的一楼,因为房租太贵,前面一直没人租,后面就是黄婷她们来了个“满月——祭”。
路菲菲对钱玲说:“它们能活下来,也不是因为那家店有多吸引人,而是他们有一个人流量巨大的网上路径。等后面团购模式变更,快递价格下降,快递送上门的成本与跑一趟相比差不多的时候,它们也就开不下去了。”
钱玲深以为然,团购模式本来也没什么困难的,而快递,她自己就发快递,普通人单发一件快递要十块八块,她签的月结快递,寄小件,江浙沪之内两块钱一件就能搞定,对方还说要是市内,还可以再便宜一点。
现在一趟公交车都要一块两块了,还要顶风冒雨搭时间。
当初黄婷说要租这间的时候,大家都一致赞同:多好的地势啊,就在本市最繁华的商圈内,旁边有两家成立于民国的百货公司,还有三家豪华商场,还有甲级写字楼、正在建的地铁……
至于为什么以前没人租——贵呗。
那为什么楼上的铺子只活下来一家——自己经营不善呗。
八十多个人都能列出那些铺子的老板如何经营不善,卖衣服的没眼光,挑的衣服都不行;卖零食的没品味,挑的都是没牌子的三无产品;卖电器的都卖的是假货……
仿佛若是自己接手,必能扭转乾坤。
就是没有人想过更多的原因,比如这个看似地势不错的楼为什么连租户都那么少。
不过,她们也不需要考虑更多的原因,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她们自己的论点“倒闭原因是自己经营不善”。
这些事情,钱玲也看到了一些,所以,她完全不看好这个八十八人咖啡厅,只不过,她也惊讶于路菲菲收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能力,整栋楼从盖楼老板开始,到验收过程中发生过的故事、物业公司、水电气的使用、曾经出现又光速消失的商家……都在路菲菲心中的某个资料库里装着。
需要的时候,就拿出来,进行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