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榆翻册子的动作一顿。
他又想到那天在密室,那个姑娘所说的话,以及释然和故作坚强的眼神。
“这已经是第二次了吧?”
上次还是多个寨子被清剿,匪寇抢来的女子不被家人接纳,无处可去,这才留在了养生堂。
这次人更多,足足有一千多人。
吴同知无声叹息,点头称是:“下官过来,正是
想问大人该如何安置她们。”
都是年岁正好的姑娘家,如何能看着她们无家可归?
韩榆不假思索道:“养生堂。”
“可是几处养生堂都住满了,怕是后续无法再收容更多的人了。”
原先一家养生堂是完全够用的,奈何被拐来的人太多,房间太少住不下,知府大人又在别处开设了几家养生堂。
现如今,六家养生堂几乎满员,吴同知特来问询韩榆的打算。
“红杏楼不是被查抄了......”韩榆话说一半,又摇头,“不行,那地方鱼龙混杂,附近还有青楼楚馆,不适合孩童和女子居住。”
吴同知深以为然:“大人所言极是,不若另择一处,正式建一所养生堂?”
将所有人集中在一起,易于统筹管理,官府也方便拨款。
“好主意,正好前阵子从红杏楼拉了十几万两赃银回来,账上宽裕得很。”韩榆抚掌,“这件事便交给吴大人您去办了。”
吴同知苦笑,他这是又往自个儿的身上揽了件差事?
“是,下官领命。”
韩榆勾唇:“无需抠抠搜搜,若无意外,这养生堂会延续很多年。”
送走一代人,又会迎来新的一代。
多年如一日地傲然屹立,承载着许多人的回忆。
吴同知想象了一下,露出发自内心的微笑:“好,下官定会尽心而为。”
“还有事吗?”韩榆放下册子问。
吴同知眼神飘向书桌上的兰花,笑着说:“其实今日为大人您
庆贺生辰,是百姓们最先提出来的。”
“正月上旬,大人您还在忙着追捕犯人,下官在回家的路上被几个百姓拦下。”
“他们说知府大人自从来云远府,便一直劳心劳力,大家感激不尽,想送些寻常吃食您都不肯收,思来想去,决定联合府城所有的百姓为您庆贺生辰。”
韩榆眉梢微挑,目光移向兰花。
“下官以为这是个好主意,便擅自将大人的生辰告诉了他们。”
接下来几天,府城百姓团结一致,在知府大人眼皮子底下挂红绸,插兰花。
韩榆问及,还美其名曰这是云远府当地的风俗,只为在元宵节这天讨个吉利。
知府大人英明一世,偏偏这次被大家给糊弄过去了。
直到今日,府城上下,从官员到百姓,天没亮就开始忙活了。
采摘还挂着露水的兰花,将花瓣装满竹篮,等待知府大人出门。
在知府大人露面那一刻,孩子们跳着笑着,撒上生辰这天的第一捧花。
从韩宅到府衙,遍地都是百姓诚挚的祝愿。
吴同知回忆完,眼角的笑纹舒展开来:“大家都很想知道,大人可喜欢今日他们为您准备的惊喜?”
“喜欢。”韩榆十指交叉收紧,毫不犹豫地道,“这是本官收到最好的礼物。”
他为云远府做这一切,尽管有相当功利的心思,是奔着功绩去的,但也不会拒绝当地百姓捧给他的一腔真心。
更遑论,他是真的震撼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