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公公的唱声中,首辅蔡文出列:“陛下......”
......
整个早朝持续一个时辰之久。
“退朝——”
百官如潮水般涌出金銮殿。
天刚破晓,缕缕霞光跃出地平线,璀璨不可方物。
韩榆行走在晨雾之中,眉眼轻松恣意。
“二哥,太阳出来了。”
韩松微微一笑,两人拾级而下。
云雾散去,金辉洒满全身。
他们就这样往前走,一直走,永不停歇。
前路似锦,光明灿烂。
第170章
元熹元年,二月初一。
乍暖还寒之际,天空飘着绵绵细雨。
翰林院学士卢岱身着官袍,头戴乌纱帽,手捧一指厚的书册,出现在皇宫门口。
往来官员络绎不绝,守卫宫门的禁军威严肃穆。
他一脸从容,正对正南门跪下。
雨丝淅沥沥打在他身上,洇湿紫色的官袍。
“微臣恳请陛下为女帝正名,为先祖平冤!”
“微臣恳请陛下为女帝正名,为先祖平冤!”
“微臣恳请陛下为女帝正名,为先祖平冤!”
卢岱铿锵的嗓音在皇宫前回荡,经久不散。
三声过后,俯身一叩首。
他起来,向前走三步,再次跪下。
“微臣恳请陛下为女帝正名,为先祖平冤!”
三步一跪。
一跪三呼。
卢岱的举动攫取住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他们或近或远地看向他,然后再难移开视线。
......
终于来了。
在场官员的脑海中同时浮现出这四个字。
他们心中五味杂陈。
有感慨,也有释然。
早在靖郡王逼宫那日,废后戴氏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说出明兴帝的密旨和太上皇对元熹帝的所作所为,他们就有了预感。
会是谁第一个勇敢站出来?
他或她会在什么时候站出来?
总之不会太久。
果然,这一天就这样毫无预兆地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