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不论外面流言蜚语如何评说,在皇帝眼中她算是舍身替六公主遮掩,才无奈落入失节赴死境地的。
只要六公主在皇帝心中的分量足够重,她凭‘舍身相救’这一功,或许能侥幸沾点光。
不必赐死,而是丢去某个荒僻角落默默等死,再不许她在人前露面。
离盛京旧宫最近的角落,可不就是孙九全所在的那座破落行宫。
比起外面那些传破天的流言蜚语,这才是真正的‘绿帽子’。
所以在断桥河边时,六公主才会问她‘敢吗’。
敢舍命一搏吗?
-她敢。
希望六公主不会让她失望。
春贵人指尖转动宫,视线越过那群嬉嬉笑笑不停的酸黄瓜,不知第几次望向殿门,她觉得自己像一名囚犯——在等待命运最后的判决。
-
崇政殿东侧飞龙阁,灯树煌煌。
西窗映出一道寥落人影,那肩头依稀有些松垮颓然。
梁九功悄无声息走进去,低声禀告,“皇上,太后身边来人,问起了春贵人落水之事。”
太后喜好佛法,向来不涉宫务,约摸是春贵人之事实在传得不像话,才惊动了她老人家。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按章程办。”皇帝满目漠然,混不在意的模样像在随手处置一件物什,全然瞧不见早先对春贵人那股痴迷劲儿。
宫中失洁的妃嫔只有一条章程——悄无声息赐死。
梁九功微讶,迟疑道,“可……春贵人她毕竟救了公主。”
皇帝向来奖惩分明,非顽固不化的苛责之人。按理,春贵人应该是有生机的。
皇帝侧眸冷睇,有愠怒之色。
梁九功背上一寒,不敢再有置喙,缩着脖子行礼退下,走到一半忽然想起还有一事未禀,“轻车都尉策棱又过来请命领兵漠北了,是否还是按照老规矩,由奴才请他离开?”
皇帝沉着脸静思片刻,肃声道,“宣。”
近些日子漠北很不太平,各部不知何故起了摩擦,只顾着窝里斗,全然把当年走投无路之下签署内附大清盟约时,承诺为大清戍卫边土的条例抛诸脑后。
平白给了漠西准噶尔部可乘之机,取道漠北长驱直入,对水草丰茂的漠南蒙古及大清呼伦贝尔等地大肆劫掠。
早些年准噶尔部前任首领噶尔丹在世时,仗着其部兵强马壮,背后又有沙俄撑腰,一统天山南北,硬生生把属地从漠西南疆打到了漠北蒙古,还屡次长驱直入骚扰漠南蒙古。
策棱一族的游牧地临近噶尔丹领地,在杭爱山脚下的塔米尔河畔,是漠北最外围的屏障,也是噶尔丹入侵漠北的第一仗。
噶尔丹借口义弟巴布命丧漠北乃漠北王族本部为之,发起不义之战。
为了立威,噶尔丹下令不抢女人,不抓奴隶,不夺牛羊,只要鲜血舐刀祭旗。
噶尔丹不仅对着漠北张狂,对大清同样如此。他曾屡次率部南下,大举进犯大清边土,截断了内地与青海、西藏等地的交通要道。入主中原的狼子野心,路人皆知。
大清与噶尔丹交战多年,僵持不下,互为劲敌。
直到三年前,噶尔丹兵败科莫多病逝,准噶尔部分裂,实力大减,主支缩回南疆,无力南侵,大清才得以喘口气。
现下,准噶尔部由噶尔丹侄儿策妄阿喇布坦继位。
策妄阿喇布坦颇有几分才干,短短几年时间不仅把分裂的旧部归拢得差不多了,还继续派人交好沙俄及南疆周边诸国。观其行事,大有仿效叔汗噶尔丹南取清廷之意。
漠北几部执着内斗,无心拒敌,放任策妄阿喇布坦领着准噶尔部四处劫掠,等同是在拱手为准噶尔部再次南侵大清提供资本。
如此情形,皇帝焉能不急。
三年前大清与噶尔丹那场科莫多决战只能算是惨胜,漠西因噶尔丹兵败病亡实力大减,大清亦是元气大伤。
此时若再起战事无疑不利于国力恢复,所以才寄希望用已在大清庇护下休养生息十年的漠北去节制新冒头的策妄阿喇布坦。
奈何漠北明面上奉大清‘九白年贡’,十年前被噶尔丹打得走投无路之时,还曾舍弃世代中立于大清、沙俄、漠西之间独立主政的局面,装模作样阖部内附清廷。
实则漠北从无归顺之心,只想借由大清庇护休养生息几年,等缓过劲儿便继续独立出去过逍遥日子。
漠北既存了这般心思,自然不会忠心卫戍大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