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可别多想,你看我到时候成亲了,您回安州我还放心些,安州民风和顺,也利于您养病,你瞧,我现在也是个大姑娘了,还有什么让你担心的,倒是您的身子,可得让人一直在身边伺候着,切记不可逞能,每半月都要让大夫诊脉,切不可马虎......”
明明分别还有五个月,顾清宜却忍不住轻声嘱咐,念念叨叨的。
温馨的场景,却又有两人心照不宣的离愁。
第112章 处斩
阳春时节, 众多学子步入了春闱的考场,与春闱并行的,是去年腊冬就被收压的宣安王候审一案。
年节已过, 宣安王和世子裴九竹的审理很快就被提上日程。
这日, 顾清宜换了身紫色绣辛夷的齐腰长裙,与裴汐相邀到了云阳茶馆。
包厢在二楼, 顾清宜提裙上了木楼, 在青莲阁门前顿住脚步, 正要敲门, 明风就将青莲阁雅间的门打开,
“顾姑娘来了, 方才我家姑娘就说这脚步声一定是您的, 顾姑娘快请进!”
“多谢。”顾清宜转身将帷帽递给身后的半夏。
她身形还是一如既往的纤薄, 但最近养的不错, 面色红润, 眸光澈明, 从前是有距离感的清冷美人, 如今多了几分她这个年纪该有的娇俏。
连明风也不住看了她好几眼。
裴汐早就知道顾清宜和裴霁回之间有情, 但她们这些下人了不知道, 别说他们这些下人了, 连姨娘和几位姑娘也讶异得很, 从前竟然一点端倪也没有瞧出来。
“你可算来了, 我还说你这守时的模样, 不应该这会儿还不过来,怎么了, 是路上耽搁了?”
顾清宜笑笑,语气很平静:“在路上遇到了宣安王父子的囚车, 拥堵了片刻。”
裴汐嘴角的笑意一顿,“......宣安王。”
要说上京中谁人与宣安王仇怨最深,除了皇宫中坐在高位上的天子,估计就是顾家了。
毕竟顾家的流离失散,顾阑的双手双脚俱残都是宣安王一手造成的。
“早前就听知节说宣安王在审理,就是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不过你放心,大理寺和刑部绝对不会轻易放过他们父子。”
顾清宜却摇头,她知道裴平一定会借机打压逆党。宣安王一脉屡次谋逆,哪怕祖宗规矩不得残害嫡系皇族,可裴平不是眼里能容得下沙子的人。
“表姐婚期临近,不知道最近的情况,我方才过来,瞧见了主街新张贴的告示,宣安王三日后,也就是春闱结束之后西市问斩,世子裴九竹贬为庶民,囚居西市永安巷。甚至帮了宣安王一党的云及城方家,也被查办了。”
“三日后,竟是没等到秋后?”裴汐惊诧。
刑部的问斩都是讲究农时历法,春日是一年起始,不宜问斩罪犯,多是等到秋后问斩,看来皇帝等到过了年节再处理宣安王,已经是他最大的忍耐了。
“好了,咱们可别说这些血腥的话了,再过半月,你可就是许家的新妇了,最近备嫁准备的如何?”
裴汐面上划过几丝不好意思,她笑道:“忙得跟那被鞭子抽的陀螺似的,今日是我唯一一天得空,我这才有时间约你出来。”
她话音一落,拿出一张宣纸递给顾清宜:“母亲说趁着我与你在一处,问问你喜欢什么样式的?”
“......这是”
“嫁衣啊。”裴汐抿唇一笑:
“这习俗都是母亲为要出嫁的女儿的准备,我大哥下聘回来那日,就找了上京城金玉阁的所有绣娘。还让我母亲帮忙参详,你瞧瞧,这些绣线和明珠玛瑙都准备好了,只剩下你选样式了。”
宣纸上画着的嫁衣样式有六七款,都是曳地的广袖长裙,样式繁复,但无一不精,精妙重工。
顾清宜的指间顿住,大宣的习俗如此,嫁衣都是母亲和绣娘帮忙一起绣的,若没有母亲,那就是自己绣。
她甚至都准备找绣娘了,裴霁回却率先想到了。
“那大表哥选的是哪身?”顾清宜问。
“诶呀,我大哥一个男子,哪有我们女儿家讲究,你选了哪身,配套的就绣哪身给他,我母亲可说了,主要还是你心里喜欢。”
顾清宜心底一暖,抿唇笑笑,当真看着仔细选了起来。
... ...
顾清宜和裴霁回的婚事赶得急,只有半年不到的时间,郡王府和顾府两家准备得如火如荼,当然,最忙的当属郡王府了,毕竟嫡女的婚事临近,嫡长子的婚事也备上日程。
就在这忙得团团转的春三月,裴汐的婚事到了。
这日卯时,天还黑着,顾清宜早早起身,换了身应景些的浅粉初桃色的广袖绡纱裙就上了马车,车夫打了哈欠,驾车往郡王府赶。
半夏拆了份点心,“这是昨儿幸樛小哥送来的庐南楼白玉方糕,姑娘一早起来都没吃什么东西,先垫垫肚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