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恩舰队的攻击目标,是F点。
    F点,是连接勒雷首都1-15号空港的航道中枢。原来在这个位置,有一个可供舰艇临时停泊的空间站,六个悬浮导航塔和一个勒雷航道管理局的拖曳船工作站。
    和平年代,这里是勒雷首都星最繁忙的空域之一。不过现在,空间站和导航塔全都变成了悬浮在太空中的破铜烂铁。而拖曳船工作站的那些船只也早在勒雷移民中改造成移民船了。
    西约在这个位置的航道上,布置了超过二十支A级舰队。
    因为入港航道众多,因此,这些舰队分成了五个大的集团,各自驻守一块空域。整体形状看起来,像是一朵不规则的梅花。
    就班宁的排兵布阵来说,可谓相当严谨。
    要知道,当西约太空战机进入勒雷首都星大气层之后,防御舰队只保留了少数战机。平均十支A级舰队才有一艘太空母舰。因此,对周边空域的控制力就显得相对较弱。这种梅花形的排兵布阵不但能够互相支援,还最大限度地扩大了控制区。
    作为外围防御链上的一环,班宁的任务就是阻止斐盟联军攻入内圈。
    内圈,是指以【蓝月】星为界的四十万公里空域。
    在这片空域中,除了有西约的指挥集群和满载陆军且行动缓慢的巨型运输舰外,在靠近大气层的位置,更集中了西约目前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太空母舰。
    这些为进攻大气层的战机提供补给支持的母舰,因为远离舰队的战列舰主阵,基本没有什么保护,一旦被斐盟战舰冲到身旁,连还手之力都没有。
    因此,班宁的策略就是以稳守为主。不让斐盟舰队破坏登陆战。
    在包括他在内的所有西约人看来,这一仗都没有什么难度。斐盟联军只不过是逞血气之勇孤注一掷罢了。己方只要稳固防御,他们自然会一次次冲上来撞个头破血流。几次过后,斐盟人的血气就会消褪,身体精神也会疲倦。
    等到登陆战成功,陆军展开行动,这一仗就大局底定。到那个时候,击溃甚至全歼斐盟东南联军简直易如反掌!
    正是出于这样的心理,占据着兵力优势的西约舰队在看见十八支莱恩舰队以三叉戟阵型向己方疾扑而来的时候,一点也没有慌张。他们按照既定的部署从容应战。五朵梅花般的战舰集群,忽前忽后,忽左忽右,牢牢挡住斐盟舰队。
    和U点,C点和K点的战斗态势一样,双方的接战速度极快。
    这是因为斐盟联军在出现并发动攻击的时候,采取的是短程跃迁继而高速突进的进攻方式。和双星角两军以战舰本身速度相向而行,缓缓逼近的方式完全不一样。只短短一两分钟,两军舰队就进入射程交火,且迅速绞杀在一起。
    迎战阶段,班宁采用的是【连环】防御战术。
    这种战术,包含了【眼镜蛇】战术和【羊角回转】战术,是一种防御力极强,且带有一定攻击力的高级复合战术。在战斗中,五个梅花花瓣一般的舰群,会保持高速游走。
    这种游走,并不是向着一个方向,而是如同羊角一般,呈两个半圆。这样一来,舰队的战列舰主阵就能始终保持在运动中,随时变换阵型,抢占攻击角度,实施炮火压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