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就是大年二十九了,盛北城他们没有再出去,而是在家里呆了一天,并商量好了大年三十那到的安排。
因为两边都让他们回去过年,最后商量了一下,决定中午那顿去谢家吃。然后晚上那顿就去盛民安那边吃,晚上也住在那边。
之前盛民安就说过了,让三爷爷三奶奶去他们那边住几天,让他们也尽一尽孝心。
年前的时候他们没有去,年后也不好再拖。不然拖着拖着就到了回去的时间了。
大宝和二宝都得上学,正月十六开学,他们必须要在那之前回去。
两家对于盛北城他们的安排,也没有意见,这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不过,大年三十那天一大早,谢一言就来接他们了。到了谢家,云芳华去厨房帮忙,盛北城和谢一言一起贴对联。几个孩子则是陪在谢奶奶的身边,和她老人家逗趣。
能见到几个孩子,谢奶奶是真的很高兴。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她觉得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去了。所以,在此之前,她特别的想见一见孩子,免得到时候遗憾。
正是因为考虑到谢奶奶年纪大了,盛北城和云芳华才决定到京城来过年。不然,按照他们的想法,最快也得等大宝考上了大学以后再搬过来住。
半上午的时候,谢一平也带着男人和孩子回来了。一大家子再次团聚,也是热闹的很。
今天过年,谢家原本请的阿姨回家去了。所以这顿午饭就是几个女人做的,每人做了四个拿手菜,倒也挺不错的。
不过最后吃饭的时候,大家一致认为云芳华做的菜最好吃,堪比国营饭店里的大厨。
因此,温姝笑着对云芳华说道,“芳华,你这手艺如果去开饭店,那生意肯定火爆。”
听了这话,谢一言立马说道,“妈,用不着开饭店,大嫂家的生意也火爆。之前,大嫂他们寄来的香肠和腊肉那些,都是嫂子给弄出来的。现在都卖到全国各地去了。”
“是吗?那可真是不赖。那味道也是绝了。”
一顿饭,从中午十二点半吃到了下午两点半。因为还要去盛民安那边吃晚饭,所以吃过饭后云芳华他们也没有多呆,很快就回家去了。
谢一言再次充当了司机,不仅把他们送到了家,随后又把他们送到了盛民安家里。
看着拿着大包小包东西前来的几人,王红梅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说道,“回自己家,怎么还带那么多的东西啊。”
“这些东西放在那边也没有人吃,还不如带过来呢。”
王红梅随后带着几人去房间里安顿。因为平时都是他们夫妻二人住,所以房子不是很大,四房两厅一厨一卫的隔局。盛民安夫妻俩住了一间,一间当盛民安的书房。还剩下两个房间,一个是客房,一个是杂物间。
因为知道盛北城他们要来住几天,所以临时把杂物间给收拾了起来。不过,这么一来,大宝和二宝就没办法跟父母一起住了,只能跟着三爷爷三奶奶住。
对于这个安排,大宝和二宝都没有意见。他们一向懂事,也知道在别人家做客不能太任性。
安顿好之后,云芳华就去帮忙做晚饭了。
盛家没有谢家那么多的人,晚上的菜也没有做那么多,不然吃不完剩下也是浪费。
吃过晚饭,一家人坐在一起守岁看春晚,倒也热闹。唯一不好的就是,这边没有炕,晚上睡觉的时候没那么舒服。好在王红梅给他们准备的被子还是比较厚的,再加上一张床上的人多挤一挤倒也还好。
第二天是大年初一,大宝和二宝早早的就起来了给大家拜访年。几句吉祥的话说完,每人都得了三个大红包。分别是三爷爷三奶奶给的,还盛民安夫妻,以及爸爸妈妈给他们的。
第249章 大年初一
在盛家吃过早饭,盛北城又带着孩子们去给谢家那边的长辈们拜年。
今天谢一言倒是没有来接,所以他们自己包了一辆三轮车坐着去的。到谢家的时候,大家才刚起来没多久。
看到盛北城一家到了,谢一言立马把孩子从被窝里拉了起来,让他去跟大宝二宝他们玩。
随后家里的长辈们也起了,把孩子们叫到身边,一人给了一个大红包。
拿着厚厚的红包,大宝向几人道了谢,然后把红包交给了云芳华,“妈,这红包你帮我拿着。”
“行,我帮你拿着。”云芳华笑了起来,把红包放进了口袋之中。随后,她也给了一个红包给谢玉年。
中午在谢家吃的午饭,是云芳华和谢一言的媳妇做的。
吃过饭,他们也没有急着离开。等到下午的时候,家里陆陆续续有人过来拜年,看到盛北城都有些奇怪。因为盛北城现在和谢父越长越像了,就算谢家的人不说,大家也能猜出来,盛北城是谢临山的儿子。
半下午的时候,盛北城和云芳华就带着孩子们离开了。
谢一言再次充当了司机,把他们送回了盛民安家里。盛家也有人拜年,看到盛北城和云芳华,不由问道,“这二位是?”
“这是我儿子和儿媳妇。之前一直在老家,今年才来这边过年。”
那些人听了这话,虽然有些不解,倒也没有多问。不过,在他们的印象之中,盛民安和王红梅是没有孩子的。正是因为没有孩子,家里的老人也不在身边,以至于有些想走捷径的人都找不到机会。
现在看到三爷爷和三奶奶以及盛北城一家,那些人不由心动了起来,想着这下机会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