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

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 第404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除却民兵势力之外,城内的联络点也要建设。
其他小刺头、因家庭情况无法脱身,放手一搏的人,就可以留在城内接应。
那么多弟兄,都要过日子的,跑得出海城,去了别地也是做流寇。不如在这里,互相报团取暖。
朝廷不会放任当地滋生大量反民,他们终会重见天日。
新年第一天,盐价上涨。
百姓们消沉,这个年过得没滋没味。
到初五开市,他们不出意外,发现粮价也上涨了。
江知与原计划是战事波及到海城后,再去布施粮米,以作接济。
结果被称做大启心脏的海城,先是盐、再是粮,不过两月,就把百姓们压垮了。
先倒下的,是一批批的沿海地区百姓。
沿海地区的百姓倒下,最先影响到了盐课司。
朝廷的盐场、百姓家里的盐灶,都要大量的人手来当差。
已经叛逃了一批百姓,再又死一茬,谁来制盐?他们把官袍脱了,自去制盐?
但盐课司的人在海城嚣张惯了,这回倒霉,其他衙门都在看笑话。
这件事很好解决。
盐课司的人只需要一个个的扣帽子、泼脏水,海城各衙门的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们必得齐心协力,共渡难关。
但这要多久?这期间要死伤多少无辜百姓?
江知与不能等。
他即刻召集当地皇商查问,盐价是朝廷明令定下的,粮价又是怎么回事?
皇商有监督市场之责。他要把当地的粮价降回去。
他上任至今,快四个月了,受他领导的皇商,在大事上很客气,不愿意得罪死了。在小事上,又多有推辞,这也不行,那也不好,只愿意糊弄他。
江知与从不挑剔,给他什么账,他就看什么账。
但别忘了,他们在海城,不是孤立无援的。
盐务卷宗他都能看,皇商的账本,又是什么难得的东西?
地方清吏司衙门不大,五个郎中都没有单独的值房办公,他亦然。
他与另外几个主事同屋共事,叫来几个皇商,就已把屋子挤满。
因他要下调粮价,别的主事还看热闹,都朝他这里投来目光。
他有糖厂,没人小瞧他。都想知道他上任以后的第一件公事,会办成什么样,是他赢,还是下面这些小鬼赢。
江知与后靠到椅背上,捧起一叠折子,一个个的点名。
“武大人,你在茶叶采购一职上,仅去年一年,就贪墨三千三百零七两二钱银子。这是本官列的条目,你看看。”
江知与将最上面的折子抛出,手腕轻轻一甩,就稳稳落在了武大人怀里。
姓武的皇商抬手,刚好压住了折子。
他惊疑不定的翻开折子一看,立时冷汗直流。
上面赫然记录着他某年某月某日,于某地与某人,克扣了多少茶叶,收受了多少贿赂。
银两之外,还有他挑刺,变相收茶农钱财的事。
他立马哑声。
江知与点名下一个。
“于大人,你从去年十月起,截止到昨日,总共从粮仓搬出粮米三千斤一百零三斤。你家小厮从今年初五开市起,就在街上挑担卖米,敢问这些米,是不是同一种米?”
芋泥啵啵
他再次抛出一封折子,这回是于大人收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