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着沈玉袖所说的那些画面,沈玉林脚步不自觉的就慢了下来,一个不小心就被沈玉袖赶超了过去。
但沈玉林也只是愣了一会儿,回过神来后再次立刻追上去,好奇的不停打听:“真那么好啊,不骗我?”
“骗你是小狗。”沈玉袖说的半点也不心虚。
她才没骗人,她说的都是事实,只是过程有些累她没说而已。
沈玉林见她说的信誓旦旦,立刻就信了,但看着沈玉袖那一脸骄傲的小样儿,就有些不顺眼了,不甘示弱的说:“你就知道玩,是不是都忘了你是出去干啥的啊?是不是这一路上,你就只顾着吃喝玩乐,连要饭都忘了?姥姥姥爷肯定累坏了吧?哎呀,他们也是没眼光,居然带你不带我,要是带上我,我保准不让姥姥姥爷受累,还能要到很多饭,你都不知道我要饭有多厉害。”
沈玉林紧跟在她身边,一边说一边吹嘘着自己要饭的经历,而沈玉袖只是惊讶的看了他一眼后,就很不屑的嗤了一声。
“你可吹吧,就你?要是带上你,你不跑的让人把你下了锅,都是你听话,还要饭多厉害,可把你牛气的!”沈玉袖喷起他来是半点也不留情面。
这一路上,姥姥姥爷跟她讲了很多以前逃难的事,光嘱咐她不要瞎跑不能离开大人都不知道多少遍。
姥姥可说了,一些不是人的东西就专门盯小孩,万一一个走丢了,找不到姥姥姥爷事小,被那些不是人的东西给拉去下了锅,那才要命呢。
虽然姥姥说那都是以前逃难时看到的,现在应该不会有那样的人,但得预防万一,是以这一路上她可是听话的很,半点也没离开过姥姥姥爷的视线,姥爷都夸她听话懂事来着。就这姥姥姥爷都不错神的看着她呢,这要是带上二哥,还不得把姥姥姥爷累死啊。
还要饭?可上一边去吧!
“嘿,咋我说一句你顶一句呢,我是你哥还是你是我哥啊?你得听我的。”沈玉林被沈玉袖那不屑的眼神刺激的有些恼火,叉腰瞪眼装成个大人一样教训她。
“啊是是是,你是我哥,你了不起,我也惹不起,行吧?简直是了……”沈玉袖是半点也不怕他,不耐烦的翻个小白眼就扭头大步朝前走去,理都不理他了。
跟她摆当哥的谱,也得他有个哥哥样不是?天天不是逗猫就是遛狗,谁家的哥哥是这样的?
再说,她向来吃软不吃硬,这一路上也是因为姥姥、姥爷一直好好的跟她摆事实讲道理,她才格外的听话,换沈玉林,谁听他瞎扯。
沈玉袖这完全不把他放眼里的小模样,可把沈玉林给气得不轻,嗷嗷喊着就追过去。
“你给我站住,小样儿,出去一趟还长本事了是不?”
沈玉袖扭头一看他追上来,撒丫子就跑,那刚刚洗过的头发,因为还没扎起来立刻被她甩的在脑袋后面乱飞。
沈敬贵和方妍看着前面两个孩子打打闹闹着跑远,忍不住轻轻的笑了起来。
看来这丫头一路上也没受什么罪,要不然也不可能这么精神,还顾得上跟她二哥斗嘴。
第42章 沈家往事
但当沈敬贵夫妻到了方家,才知道自己闺女说的,只是她这小小人儿看到的样子,生活并不是只有那美好的景色。
方有顺把这一路的所见所闻大体说了一下,十分感慨的跟闺女女婿下了一个总结。
“所以啊,老天爷给脸能让咱们种庄稼、收庄稼的时候,咱就好好种地吧,好歹收点粮食,咱就能有吃的,别到时候吃没的吃了,老天爷还让人连庄稼都种不上也收不了,那才是难呢。”
沈敬贵听得连连点头。
对这事,他是再赞同不过了,只可惜,总有些人偷奸耍滑不正干,要不然还能多种些地,多收点粮食。
吃过饭后,沈敬贵夫妻就带着孩子们回去了,沈玉林因为还有很多话想打听,就留了下来。
夜晚,两老两小躺在同一张炕上,沈玉林就不停叽叽喳喳的问着,两个老的和沈玉袖就轮流着回答他的话,与此同时他们也问了一下村里最近的事。
就这样沈玉林知道了更多外面的事情,沈玉袖和两个老人也知道了沈家老六如今竟然已经结婚了。
据沈玉林说,是女方那边主动提的,不要彩礼,也不要大办,只要了一百斤粮食,粮食一到,女方立刻就嫁过来了。
小孩子不懂什么,只知道自家六叔结婚了,但两个老人却从其中听出了猫腻。
在这农村普遍都是忙完秋收才结婚的年头,女方在这时候忽然提起结婚,又是这样的年景,任谁也知道这应该是女方家想让自家闺女赶紧嫁人,家里可以少养一口人的同时,还可以挣点粮食给全家吃。
但这总归是沈家的事,两个老人心里清楚怎么回事也就行了,而另外一件事,就不太让人高兴了。
那就是,在沈玉袖和姥姥姥爷不在的这些日子里,沈老爷子在老家的亲爹、继母和同父异母的弟弟一家忽然找上门来了。
沈家原本人口就不少,除了在这个村子的沈家兄弟外,沈老爷子还有三个兄弟带着各家大小在其他村子,有的在河这边离得近,有的在河对岸离得远。
往年每到过年的时候,那些沈家老爷子们带着子女孙辈过来的时候,沈玉袖就感觉脑子变成了一团浆糊,根本分不清谁是谁,如今莫名又多了一个老爷爷一大家子,沈玉袖小小的脑子就更转不动了。
据沈玉林打听来的消息,他们这个老爷爷一家是因为去年上游的老家湖区扩建,被迁移过来的,如今就住在从这里往东五十里开外的地方。
虽然隔得不算太远,但因为这里的人大多都是从各地迁过来的人,是以就算她那老爷爷一家从到这里就开始寻找沈家人,却也是直到前些日子沈老六快要成亲时才终于找到沈家。
但他们上门并不是认亲来的,而是来跟沈老爷子商量,他们沈老爷子那八十多岁的老爹和五十来岁的继母的养老问题的。
沈玉林滔滔不绝的说着当时的情景,一开始沈老爷子是心平气和的,只说老头子可以轮流养,他和几个亲兄弟虽然不在一个村,但都在本地,这事很好办。但那个继母的问题,沈老爷子则说那女人进门没几天,他和兄弟们就被分了家,继母没养过他们兄弟一天,自然也就轮不到他们这些继子们来养老,他们几兄弟就不管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