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军阀

明末大军阀 第389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所以刘衍决定裁撤卫所兵马、整顿各地营兵的事情,与筹建各地驻防军的事情同步推进,最好是各地逐步推广下去。
至于驻防军的兵力,刘衍决定区别于国防军,驻防军的最大建制是营,具体的兵力与国防军相同,大明两京一十三省,每邻近的两个府设置驻防军一个营,负责该府范围内所有关隘、卫所城池、府城、州城的驻防。
如此,大明将在未来逐步打造七十个驻防军营,兵力达到一百二十三万余人。
这将是一笔巨大的开支,沉重的军费数字让国防部尚书田辉叙也是瞠目结舌。
不过刘衍却坚持己见,像大明这样庞大的帝国,没有一支强大的常备军是不行的。这一百多万兵力也不是一蹴而就建立的,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逐步建立,所以朝廷的财政压力也不会立即凸显出来,刘衍还有时间发展经济、开拓财源。
一切步骤都部署完毕之后,刘衍便与内阁众人一连开了数日的会议,就是要将军改的细则完善化。
“阁老,这一百二十三万多将士,招募起来太费事了!”
刘衍面对田辉叙的抱怨,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直接拿出一份草稿来,田辉叙与众人仔细一看,上面封面上赫然写道:《大明兵役法》!
刘衍说道:“军改之后,大明将实行义务兵制,就是大明所有的男丁都有义务从军!”
众人闻言大吃一惊,这是要干什么?这不是要效法暴秦的耕战之策?
刘衍解释道:“下个月开始,《大明兵役法》就要颁布实行,各道、府、县要对治下十五岁到四十五岁的男丁单独登记造册,每年三月开始,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征兵活动。”
“军改后的国防军军饷,普通士兵定为每月六银币,驻防军为每月四银币,以上逐级增加,另外不管是国防军还是驻防军,都是每日三顿饭,每隔两天有肉,每隔十天会餐……”
刘衍一连说了十几天优惠待遇,然后问道:“你们说,这样的待遇,各县登记男丁,百姓会配合吗?”
众人纷纷点头,岳明甚至笑着说道:“别说是十五岁到四十五岁,就算是扩大的六十岁,百姓也不会有意见的!”
“那每年征兵的话,百姓会踊跃参军吗?”
“自然是会的!”
刘衍笑着说道:“这就对了!驻防军的兵役期限为三年,每服役满三年,便可一次性领取十银币的退役费,解甲归田,如此可确保我大明男子大部分都经历过军伍操练,可保证我大明尚武之风盛行,也为朝廷储备大量的后备兵员!”
田辉叙这才恍然大悟,刘衍拟定的《大明兵役法》看似暴虐,要将大明的所有适龄男丁都网罗为兵,可是实际上却是提供了丰厚的待遇,可以让参军的百姓从此富足起来,又能解决朝廷兵员紧张的问题,可谓是一箭双雕的好办法。
众人随即一致通过,拟定出章程后,便报给崇祯帝朱批。
当崇祯帝看到了这份军改方略后,也是大为震惊,对前来禀报的刘衍说道:“如今李闯已经覆灭,满清也在蛰伏,有阁老麾下的新军、驻防军十几万大军,足以收复辽东、稳定天下了,为何还要如此大费周章!”
在这份军改方略中,光是整编新军、驻防军各营的花费,就已经达到四百七十八万两银币,如果整个军改方略完成下来,至少需要五千九百多万两银币,这笔钱粮,就算将朝廷上下全部卖了也凑不出来。
刘衍解释道:“陛下勿忧,军改不是一朝一夕要完成的事情,可能会拖延几年、甚至是十几年之久,所以这笔巨额开支也会平摊到各年,朝廷的财力还是有保证的。”
崇祯帝也知道如今朝廷有了刘衍上缴的各项产业,以及山东的税赋支持,也算是有所盈余了,可是面对这样一笔巨大的开支,崇祯帝还是心中犯嘀咕,说道:“如今大明各地的兵马虽然不及新军得力,但是稍加整顿也是可以的,为何还要全部遣散、整编,要重建百万驻防军?以朕看,将来难道还有生死大战可以打吗?”
刘衍抱拳说道:“陛下!如今虽然李闯被灭,满清也被重创,可是天下之大,不光只有大明自身。我华夏之敌,也不仅是满清一处。所以兵备之事,必须要大力整顿,臣请陛下准奏!”
崇祯帝闻言震惊不已,刘衍的目光竟然从未限制于大明一处!
第五百五十五章 新番号
六月二十八日,北京城。
新军各营总兵官、驻防军各营副总兵全部接到刘衍的命令,陆续赶到了北京城。
此番众人奉命入京,就是为了新军、驻防军各营整编,分发新番号的事情,这也是军改的第一个步骤。
这天上午时分,陈勋、王越、汪博、张义、沈拓、苗绍、许铭、钱樰等新军主将,以及贾洪雨、郑义、韩秦、魏汉、尚自立、田镇北等驻防军主将全都来到午门外,众人此时全部身穿总兵官、副总兵的官服,气度自然已经与之前不同,十几人连同随行的护卫站在午门广场上,引得周围过往百姓和官吏纷纷侧目。
王越咧着嘴笑着:“哈哈,想不到我也有进宫的时候,当真是光宗耀祖啊!”
陈勋瞪了王越一眼,说道:“我看是老天瞎眼才对,当初你真是开了窍,竟然知道向阁老投效,真是便宜你了。”
“哈哈!”
王越丝毫不以为意,依旧大笑着:“这就是眼光,明白吗?”
二人打趣着,只见午门缓缓打开,竟然是秉笔太监王承恩亲自出来迎接众人,苗绍是认识王承恩的,急忙小声对众人介绍了一下,然后众人纷纷抱拳行礼。
王承恩笑呵呵的来到众人面前,说道:“哎呀!诸位总镇好啊,都是我大明的栋梁猛将,今日可是诸位的大喜,请诸位随杂家一同入宫,先面见刘阁老,然后再一同面圣!”
“是!”
随后众人列成两队,新军主将一队,驻防军主将一队,跟在王承恩的后面进入了午门,先来到了内阁官署内,刘衍和内阁十三尚书已经等候在这里了。
“哈哈,都来了啊!”
刘衍看着一众心腹部下如此精神,心中也是高兴,说道:“国防部和装备部已经开始为各营调集新兵和装备了,新军、驻防军各营整体不变,在各营的基础上扩建为国防军各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