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抬手,示意郑和起身,然后拿出了一份舆图,交给郑和,道:“这里有一份海图,你不需要问怎么来的,只需要记住,你是大明的航海家郑和,无论遇到什么样的绝境,你都要回来复命!”
“航海家?”
郑和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目光中透着惊喜。
朱允炆安排道:“旧港宣慰司驻军之事,五军都督府已于各地抽调兵力,组建了旧港卫军,现已完成初步整训,但还需要你带海上练练。”
郑和欣然答应,问道:“驻军旧港,是否携带军士家眷?”
朱允炆摇了摇头,坚决地说道:“旧港卫军士皆是有儿有女,父母健在,但他们不能随同前往。旧港卫三年一轮换,让他们保护好旧港,那里不容有失。”
郑和清楚朝廷的打算,这些驻军军士都有家人在大明,他们即便是在海外待上三年,也会日夜盼望着回到大明,而不会形成割据,留在旧港,即使是宣慰使有野心,军士也不会答应。
亲人是人世间最大的羁绊,海也隔不断。
三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
但没办法,路途如此遥远,如果年年换防,大明也未必能支撑得起来。
“辽王、珉王与商人那边准备的如何了?”
朱允炆询问道。
郑和见提起此事,不由笑了起来,道:“前不久,辽王、珉王发来信件,说要随同南下,指明了要宝船上最好的房间。”
“哦,他们两人都想去南洋?”
朱允炆有些意外。
郑和深深看着朱允炆,二王如此选择,怕也与齐王被干掉有关系。
虽然天下人都知道齐王朱榑该死,但同为藩王的辽王与珉王却很清楚另一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