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思绍、尚巴志亲自带兵出征,军队虽少,却士气如虹,加上中山国国内已是民怨当道,只需要有人站出来喊一嗓子,就会打下首里城。
尚巴志相信自己的判断,这不是轻视武宁,而是理性的认识。
接下来的进程验证了尚巴志的判断。
九月二十七日,尚巴志进攻与那原,以少量兵力引诱三吾良亹出战,三吾良亹不疑有他,中了尚巴志的埋伏,损兵一千余,撤回与那原,再不敢出战。
二十八日夜,尚巴志夜袭与那原,突破了三吾良亹的防线,三吾良亹不敌,带三百残兵慌忙跑路,尚巴志直线切入,一度杀入距离首里城只有三十里的地方。
可就在尚巴志胜利在望,唾手可得首里城的时候,一个惊人的消息传出,大本营佐敷上城被人包围了……
这也不能怪陈祖义“围魏救赵”,要怪就怪佐敷上城,你建在哪里不好,非要弄海边不远处,船过来,跑个半时辰就到了,城内空虚啊,城内有家眷啊,那没关系,先围起,我们先不打。
陈祖义不会玩兵法,但名为陈二宝的庞焕会兵法。
首里城不能丢,武宁还不能死,中山国还不能灭,安全局需要时间,大明水师需要时间,你尚巴志吓折腾什么,非要打乱大明的计划!
尚思绍不能不命令尚巴志撤退,因为老婆和几个孩子都在城里呢,一辈子的积累也都在佐敷上城里,回去晚了,落到陈祖义手里,那就全完了。
尚巴志看着首里城的方向,气得直跺脚,只要再给自己三日时间,一定能拿下首里城,继而一步步控制中山国,实现地方按司到国王的转变。
可恶的海贼,可恶的陈祖义!
尚巴志咬牙切齿,首里城以后还能打,佐敷上城若是丢了,一干家底被劫掠,可就真的没办法补救了……
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海贼想立国?
中山国与山南国的界限并不清晰,大致是国场川至与那原一线,但这一条线东西宽不足四十里,可谓狭窄。
狭窄的国境线并不影响中山国的存亡,但要人命的是,中山国的国都首里城距离山南国的国都大里城南北也就五十余里,只要打过与那原,就能直接威胁首里城。
地理位置如此之近,自然也是尚巴志图谋中山国的底气所在。
尚巴志想的是,中山国民怨四起,造反不断,自己冒险杀过去,打下首里城也就是那么一两天的事,还能在短时间内收服人心,如果事情进展不顺利,大不了跑到大里城去,也就是几十里路,一个急行军就到了。
大里城虽然不是尚巴志的地盘,却是中山国国王汪应祖的根据地,他不可能见死不救,也不可能任由中山国欺负,兵合一处,将打一家,是顺其自然的事。
可现在出现了变故,这个变故是可恶的陈祖义海贼团带来的。
尚巴志很是头疼,从与那原撤退,急行军能回到大里城,可回不到佐敷上城,因为佐敷上城在大里城东南外三十里。此时此刻的汪应祖想必也收到了佐敷上城被围困的消息,但尚巴志可以断定,汪应祖是不会出兵解围佐敷上城的。
尚家在佐敷上城是特殊的存在,不像是其他按司,臣服于汪应祖,而是拥有实质的控制权,说是国中国也不为过。
汪应祖一家能成为国王,与尚家的支持与军事行动有关,但并不意味着汪应祖会像他爹一样继续宽容尚家以超然的地位存在于山南国。
尚思绍看着面露颓废的尚巴志,笑着安抚:“你又何必担忧,佐敷上城不是那么容易被海贼给攻破的。”
尚巴志目光中流露出不甘:“若不是陈祖义海贼团干预,我们现在已经砍下了武宁的脑袋!父亲,你看到那些失落的百姓没有?他们原本是盼着我们改变这一切,可我们现在回去,他们将是何等的心碎,那一双双绝望的眼神,我看着都疼。”
尚思绍自然看到了中山国百姓的痛苦,这些人已经被武宁折腾的不成样子,许多女人都衣不蔽体,畏畏缩缩地躲在墙角里,男人的眼神里没有光,黑的如同深渊,坠落无声地一步步死去。
可那又如何?
中山国百姓是死是活,怎么能和自家人相提并论?
“我们已经尝试过一次了,看穿了中山国的强大都是虚有其表,等我们解决了陈祖义的海贼团,再寻找机会解决中山国就是。”
尚思绍认为此番军事行动虽然没有占据首里城,杀掉武宁,但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预期,至少证明了一点,中山国是不堪一击的。
尚巴志看着归路,担忧不已:“我们看到了这一点,那其他人呢,若是国王汪应祖起兵北上,直取首里城,那我们该如何是好?”
尚思绍心头一惊,尚巴志的担心不无道理,要知首里城与武宁现在就是一块摆上桌的肉,就看谁先吃进肚子里了。
尚家先动了筷子,但没有夹到肉。那汪应祖呢,他会不会直接伸出手去抓?
尚思绍摇了摇头,自己终究是不如儿子,他的智慧在三山国中是没有敌手的,现在的陈祖义只不过是给他制造了一点麻烦而已,仅此而已,至于汪应祖,这倒是个大-麻烦。
“若汪应祖真的行动,你会怎么做?”
尚思绍询问。
尚巴志握了握手,坚定地说:“若事情真到了这一步,说明汪应祖早就忘记了我们的恩情。既如此,他取首里城,杀武宁,我们就取大里城,占据山南国!”
逼急了,你做初一,我做十五!
陈士良站佐敷上城西北外的一处山丘上,看着佐敷上城,对身旁的陈祖义说:“父亲,如果我们打下这一座城,是不是可以在这里立国?”
陈二宝眉毛一挑,立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