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终开口:“炽儿,你看这焰火,美不美?”
朱高炽看去,夜空中绽放的焰火如此绚丽,如此美丽,只不过,刹那之后,便消失不见。
朱棣背负双手:“父王就是这焰火,有过璀璨的时刻,只不过璀璨之后,也该陷入沉寂了。你弟弟还在安全局吗?”
朱高炽叹了口气,点头道:“二弟他收养武士,意图谋反,这是事实。安全局迟迟没有给二弟定罪,想来是皇上没有发话,而是在等待父王回来再做处置。”
朱棣颇是无奈地摇了摇头:“都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当年父王起了不该起的心思,如今我这下梁摆正了,为何他这上梁迟迟就摆不正?若不是父王有些军功,就这个家,迟早会被他害死!”
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无主之地,四叔去不去
朱高煦不是第一次犯在安全局手里,他是个惯犯。
朱棣为了这个儿子也算是操碎了心,几次都是出面请罪,老脸都要丢尽了。但又不能不管,毕竟是自家儿子,傻儿子也不能丢了不是。
在上元节大庆之后,朱棣入宫求见。
武英殿。
朱棣行礼,言辞恳切地请罪:“皇上,臣家教不严,疏于看管,以致于高阳郡王犯下大错。所谓子不教、父之过。臣愿代替高阳郡王接受一切惩罚,哪怕是砍头,臣也绝不会有一句怨言。”
朱允炆看着将了自己一军的朱棣,现在他是消灭鞑靼的功臣,声望很高,军功很大,这个时候不管是出于什么缘由都不可能杀他。
就像是当年的蓝玉胡闹乱折腾,甚至是犯下了诸多不能宽恕的错,老朱当时也没收拾他,而是过了五年动的手。
大将为国征战立下赫赫战功,回来就被皇帝弄死了,这武将军士谁不寒心?这种举动对整个军队的伤害太大。
朱棣明明知道自己不可能杀他,反而还故意如此一说。
朱允炆从桌案上抽出一份文书,起身走向朱棣,扶起之后,递过文书:“四叔,朕与高阳郡王也算是兄弟,自不愿意看到他出事。只不过——他所作所为令朕很是为难。”
朱棣展开文书,看了几行就已是心惊胆战。
从安全局的调查来看,朱高炽不仅早期与阴兵有着紧密关系,在朱桂、朱允熥的造反逼宫过程中,更是担任起了外围“首领”,甚至支持杀掉朱允炆,拥护“古今”登基,而后借助“征北大军”,也就是自己的手,“为建文复仇,平定叛乱”继而登基。
到那时,朱棣是皇帝,朱高煦将因为发挥了关键作用而被“立为太子”,成为皇位的继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