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1155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朱棣见燕王妃垂泪,胸口起伏不定,终丢下鞭子,指着朱高煦说:“从今日起,你只能留在西跨院,敢出一步,把你的腿打断!丘福,看好他了,不准任何外人去见他,更不准他将任何消息传递到外面去!”
丘福领命,命人将遍体鳞伤的朱高煦带走。
燕王妃走至朱棣身边,哀伤地说:“王爷回来了,将他严加看管便是,若气坏了身子,岂不是不值。只要不让他出门,想来再不会出乱子。”
朱棣一肚子怒气不知道如何发泄,又不好冲燕王妃发火,只好挥了挥袖子,直奔书房而去,见到朱瞻基在看书,暴躁的情绪顿时好了许多。
朱瞻基将书搁下来,喊了声:“爷爷。”
朱棣欣慰地看了看朱瞻基,点了点头问:“为何今日不待在东宫?”
朱瞻基看了一眼朱高炽,对朱棣道:“父亲说,孙儿回来爷爷心情会好一些,心情好了,便能冷静下来思考大事。”
朱棣瞪了一眼朱高炽。
朱高炽瘸着腿走出来行礼,胖乎乎的脸颊动了动:“父王其实不必过于恼怒,安全局既然遵旨意放了二弟,说明此事已了。”
朱棣坐了下来,端起茶碗:“你老子恼怒的不是这件事,你们总知道南美洲、北美洲吧,就是郑和带船队,用了四五年光景往返,带回来高产庄稼的地方。因为你二弟的错,也因为父王打败了帖木儿,打败了鞑靼,已是功高震主,皇上有意将我们一家人送至那蛮荒之地!”
朱高炽上前一步,急切地问:“当真?”
朱瞻基两眼冒光,抓着朱棣的衣襟:“如此好事,爷爷一口答应了吧?”
朱棣有些迷糊,看着朱高炽、朱瞻基,沉声道:“你们是不是听错了,我说的是,发配到蛮荒之地,极遥远的蛮荒之地!看你们的表情,怎么连发配两个字是何意义都不知了?”
朱高炽与朱瞻基对视了一眼。
朱瞻基见父亲鼓励,便开口道:“不瞒爷爷,我们早就知道了朝廷想要开发南美洲与北美洲之事,孙儿还与太子几次商议如何在蛮荒之地开辟出一片乐土,太子甚至畅想过亲自带船队去那遥远的地方,只不过因为他的身份,注定无法远航。”
“朝廷一直都在物色人选,哪怕是没有武义大船队的消息,皇上也会在定远行省戡平地方之后,命令水师船队再一次前往南美洲,然后再图谋北美洲的领土。”
朱棣很是不理解:“大明疆域如此广袤,治理都成了问题,缘何还要去图谋如此遥远的地方?隔着几万里路,途中又有各种危险,随时可能倾覆,皇上如此做是为了什么?”
在朱棣的意识里,大明的疆土其实就是陆地上的这些疆土,只要消灭了鞑靼与瓦剌这两股力量,大明就没了真正的敌人,既然敌人没了,那就专注于内治,不需要再去弄更多的土地去了。想想曾经的蒙元,疆域多大,可后来呢,瞬间分崩离析,就连蒙古草原都要丢了。
疆域太大,治理不易,地方上事本就多,万一出点乱子,朝廷还得一一应对,到时候难免折腾。若五年十年折腾那么一两次也就罢了,可若是一两年折腾五次十次,那还怎么过?
疆域足够了,没必要再去打了,尤其没必要派遣军队前往万里,几万里之外的地方,何况还是蛮荒之地。
朱高炽看着朱棣,肃然地说:“皇上想要更多的领土成为大明的领土,传播大明的文化。父王,若是我们去北美洲或南美洲,那里将会是——我们的封国,真正的封国!”
封国!
朱棣对这一套并不感兴趣,太祖在的时候确实也给过封国。
燕国嘛。
只不过自己只有兵权,没有政权,相对于春秋时期的封国、汉朝时期的封国还是不一样的。虽说去了蛮荒美洲,确实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封国,成为那里真正的王,所有权力集于一身。
但问题是,蛮荒之地的王有啥好嘚瑟的,和谁显摆去?你看看南洋那么多藩属国,这一个个王谁过得好了?
朱瞻基见朱棣心思不在美洲,略一思索,开口道:“爷爷,开天辟地是了不得的事,将蛮荒之地化作繁华之地,想来也是一件了不得的事。孙儿想出海,去海外看看,去未知的世界看看。爷爷若不答应,那孙儿长大之后,给皇上请旨再去也不迟。”
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想当美洲巡抚的朱瞻基
朱瞻基所受教育与朱棣不同,朱棣生在战火燃烧的年代,打小就不老实,也不好学习,对打架斗殴一类情有独钟,后来更是被老朱派到战场上当了实习生,一战成名。
朱棣的目光盯着的就两个方向:远处的元廷,老爹身下的黄颜色的椅子。
黄色椅子弄不到手,那就只能盯着敌人看了,敌人被打没了,就没了目标,也没了征战的心思。在朱棣的世界观里,大明打服草原就够了,甚至都不用耗力气占领。
但朱瞻基的世界观不是这样,他很早就开始接触新的学问,接触乾坤舆图,接触远航书籍,知道大明之外还有无数的国家,知道宁王正在非洲,知道高产庄稼来自南美洲,也清楚亚马逊河里有无数的危险,那是原始森林更是隐藏着吃人的怪……
航海的冒险精神,国子监教材中融入的开拓精神,东宫灌输的“疆域便是资源,资源便是国力”的思想,加上朱允炆时不时指点江山,想要将乾坤纳为大明一体的意气风发,这些都深深改变了朱瞻基。
朱瞻基在塑造世界观最重要的年纪里,吸收的多是开拓,扩张,资源,国力等思想,思考问题的视角并不是只局限在大明疆域的北面,还有海洋之外的大陆,大陆之外的海洋!
朱棣看着朱瞻基,摇头道:“那里是蛮荒,去了又有什么意义,何况路途之中危险重重,稍有不慎便会葬身大海,你是爷爷最疼爱的孙子,未来的燕王,留在大明安稳过日子不是更好?”
朱瞻基退后一步,坚定地说:“朝廷虽然不会摘了藩王的头衔,但未来数十年藩王怕是没了用武之地,只能吃喝度日,毫无建树。孙儿想要做大事,不想庸庸碌碌。宁王叔爷可以当非洲巡抚,他日孙儿也可以当美洲巡抚。”
朱棣头疼不已,看向朱高炽:“你是如何教导他的,为何如此固执,美洲有什么好的,一旦去了,说不得一辈子都回不来大明,谁来凭吊太祖?不去,就留在大明!”
朱高炽见朱棣有些愠怒,连忙对朱瞻基说:“你现在还小,说不得日后便改了主意。太子欣赏你,未来可能会将你留在内阁,当个文臣治理国事也不是庸碌一生。”
朱瞻基不乐意。
无论是朱允炆还是朱文奎,这都是人精,朱允炆创造了一个时代,朱文奎以后定会延续这个时代的辉煌,在这两人手下办事自然是好事,但往往只是奉旨办事,存在感很低,加上朱允炆办完了许多事,自己就算是施展抱负,也施展不到哪里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