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剑仙娘子

我有一个剑仙娘子 第799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先看回眼下,这道题赵戎略微思索,发现有三种破题之法。
第一种,是写因为爱而不得的单相思,于是‘发乎情止于礼藏于心’的抒情诗赋。
第二种,是写双方虽然相爱,但是受困于礼法伦理的约束的抒情诗赋。
第三种,可以巧妙的写表白情诗,挑明相思之苦。毕竟诗赋写出来不就是给人看的,所以可以写他对某某‘发乎情止于礼藏于心’,但其实就是直露表白的意思。
赵戎觉得全场考生们会写的诗赋的方向,大概就这三个了。
所以这次题目还是挺宽泛的。
当然,也要看人。
眼下赵戎就十分好奇鱼怀瑾会怎么写……她也会发情不对,是发乎情?
他笑着摇摇头。
虽然在脑海里刻意忽略回避了大胸女先生的情况下,赵戎觉得他似乎没什么“发乎情止于礼藏于心”的经历可以写的,和青君小小芊儿她们的感情挺顺利的。
但是他可以编呀。
勉强编一些。
于是,在短暂思索后,赵戎提笔蘸墨,在空白的卷首提了三个字。
《离神赋》。
“不知道她还在不在那儿……”
赵戎面朝南方大离方向,低语了句,出神了会儿,他从那次在望阙城遗迹经历神话之旅的记忆中脱离出来,长呼了口气,动笔做赋。
之所以取《离神赋》这个名字,是收到了前世赵戎所喜欢的一篇名赋《洛神赋》的影响。
曹植在洛水畔遇见洛神宓妃的经历,与他在望阙城遗迹遇见离族神女身影的经历何其相似。
不过也有些差处,比如洛神美丽绝伦,赵戎遇见的那位‘离神’却透明不可见;比如《洛神赋》中是相互思慕,描写的是飘渺迷离的人神之恋,最后人神殊途,而赵戎这儿,却是对于那位‘离神’好奇感谢居多,没有那种心思,至于那位‘离神’对他,额赵戎也挺迷糊的……
不过没事,编啊。
俗话说的好,天下文章一大编,编来编去有提高。
而且曹植笔下的洛神宓妃不也是艺术加工的吗,听说原型还是他的大嫂甄宓。
好家伙,一看就是个老饺子爱好者了。不过他爹是丞相,继承家风,倒也丝毫不奇怪。
所以,也难怪能写出《洛神赋》中那种人神殊途、止情止理的怅然遗憾之情来……
想到便去做,很快,赵戎参考《洛神赋》,再结合他自身误入古望阙城遗迹后的经历,洋洋洒洒写了上千字,润了润,十分通顺。
因为怕交卷上去后会引起太大反应,保险起见,赵戎只是借用了一些《洛神赋》中描写洛神宓妃出场的辞藻名句,其它的并没有借鉴太多。
另外,还因为赵戎是想借这次诗赋考试的机会测试一下,看看前世的辞赋名篇在这方世界的儒门书院内,会起多大反响……
不多时,一篇完整的《离神赋》从赵戎笔下诞生,他又仔细题上了名字,搁下笔,吹了吹墨,算是完工。
赋成之后,桌上并没有出现像诗词那样浩大的灵气异象。
赵戎对此倒是不意外,因为辞赋之道本就与诗词之道不一样,并没有入品一说。
大功告成,老规矩,收工。
赵戎准备交卷……
……
第六百八十一章 审卷(一)
壬字号考场内。
虽然没有往日前几场那么的神速,但是赵戎依旧是最快完工的,自信的不去润色捉虫,第一个交卷。
壬字场考生们早已习以为常,抬头看一眼他背影,然后面无表情的低头继续书写,只有李雪幼一直目送他走出考场。
赵戎从其他那座考场外面路过,众考生也见怪不怪了,瞧一眼后,该干嘛干嘛。
不过这一回,反而赵戎还有点不好意思了,看了看还在奋笔疾书的同窗们,给了些鼓励的眼神。
众考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