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红尘

细说红尘 第143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我去忙了,先生请自便,最好莫要太靠近船边,有些地方水下有暗流,说不定就像刚刚那样莫名就控不住船了,容易把人颠下去。”
“好,我会注意的。”
易书元回应了一句,现在雨也停了,他便重新走向船头位置。
孟老汉点了点头,他刚刚是有点怕易书元栽下河去的,毕竟他离船边太近了。
唉?
刚刚已经转头准备去船尾的孟老汉又回头望了望易书元的背影,这位易先生衣衫在风中微微起伏着,已经又站到了船头看景。
衣服怎么好像一点都没湿啊?
孟老汉又想了一下,觉得应该是易书元之前全都站在仓檐下,后面不过是听到后方水道上的惊呼探了下头,没淋到多少雨而已。
虽然这么想着,但孟老汉还是几步一回头,多看了易书元几眼,随后又抬头望了望天空。
跑船几十年了,形形色色的人都见过,水上各种怪事也经历过不少,刚刚那种事就透着一股不寻常的味道。
船头处,易书元依靠着船栏,望着身边的水面若有所思。
“先生,我还以为您要宰了水中的那条鱼呢。”
易书元看了一眼领口探出头来的灰勉。
“我的剑虽还没有养好,但本来也是想试试剑的,不过它毕竟是开阳水神的干儿子,本想先将之本源重创,只是没想到御水的本事如此了得,那一蓬黑雾应当就是那个大夜叉吧……”
“或许我该试试正统的法子?”
灰勉用爪子挠了挠脑袋,不明白易书元的正统法子是什么。
第135章 正统的方法
天气晴了,危险也过去了,运河上的船只就都开始将全部的帆放下来快速航行。
杨本才从船尾洗漱了回来,很自然地走向前甲板的易书元,经过昨晚之后,他觉得自己和这位易先生已经算是朋友了。
不过走到前甲板的时候,发现易书元正在询问孟老汉事情。
“开阳水神的庙?”
正放下主帆固定一个角度方向的孟老汉做完手中的事,略有些诧异地看向易书元。
“易先生,您不是说您不赶考嘛?”
“确实不赶考,却也想了解了解沿途风光。”
杨本才这会才刚刚过来,听到话音就忍不住自告奋勇地开口了。
“大河神庙啊,我早就打听过了,泊云港河神庙,开阳大运河首庙,香火最好也最灵验的地方!就是香油钱有点贵,我都准备好了……对了,孟老伯,咱这船会在那停一下吗?”
杨本才说着就看向了桅杆旁的孟老汉,后者笑了下,点点头看向易书元道。
“杨公子说得对,开阳大运河首庙就在泊云港……”
说着孟老汉看了看杨本才继续道。
“但是泊云港的泊位紧张,且泊位费较为昂贵,我们的船虽然需要在那附近停靠买点吃食补给,但却不会停在泊云港,应该会和往常一样停在港外七八里的小河村。”
杨本才闻言心头一惊。
“啊?不停在泊云港?这怎么成啊!我都准备好香油钱了,而且泊云港不一样啊,泊云泊云,平步青云啊,怎么能不停啊!”
杨本才声量都高了几个度,听得易书元在边上咧了咧嘴,想起了杨本才那句“赶考的盘缠要花在刀刃上”。
孟老汉在边上玩笑着说了一句。
“杨公子,小河村距离泊云港也就七八里地,至多不过十里,您要是真的虔诚,哪怕走走路也就到了,咱的船至少要在那边过个夜的。”
杨本才皱起眉头没有说话,这代表他似乎在认真考虑这种可能性了。
易书元则望向开阳大运河的方向。
“孟伯,咱们的船还有几天路程?”
“那可就早咯,怎么着也得至少三天,还得天公作美,要是都下刚刚那种雨,船可开不快。”
听到这,杨本才又来了精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