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红尘

细说红尘 第247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鄙人易书元,既然你要离开寺院,我们便一块走走吧。”
说着,易书元已经朝着前院走去,丁飞雄微微一愣,明白对方是只是散散步,便下意识跟上了。
“施主当是经常礼佛之人,知晓佛理通晓经文,可否为贫僧指点一个去处,能容贫僧皈依我佛出家为僧?”
天已经蒙蒙亮了,但寺院中这会是真的人少,只有易书元和丁飞雄一起走着,外加一个在边上时不时就会跑开一会的石生。
“大师傅是要当真和尚还是假和尚?”
丁飞雄以为易书元有讽刺之意,但还没等他解释,就听到易书元继续道。
“大庸的真和尚,需要有朝廷认可的度牒,需要有跟脚可查,需要有寺院落脚。”
易书元看了丁飞雄一眼。
“假和尚嘛,多得是,这相山禅院近百位僧人,一多半都没有度牒,也不差大师傅你一个。”
丁飞雄自嘲地笑了笑。
“当个和尚也不容易,看来我只能当个假和尚了。”
两人步子很慢边走边聊,穿过院内一侧园区的时候,当得知和尚几乎不懂任何经文的时候,易书元忽然笑着说道。
“易某虽不修佛法,不过却也多少懂一些,大师傅,我教你一篇冷僻的佛经如何?”
找一位传承人当然是不能轻易下决断的,但那佛经原本是一直在念诵的,在易书元看来,山中动物听得,丁飞雄自然也听得。
“请先生教我!”
这里丁飞雄没有再用“施主”二字,既然言“教”,便尊称一声“先生”吧!
“我便说一遍,你听着便好,记住了最好,记不住也无所谓!”
说完这句话,易书元走到了园中一颗树下,微微一停顿之后便开口道。
“易某喜四方游走,曾宿于荒山废宅,宅院中有一小庙,宽高不过两尺,一尊泥菩萨立于庙中……”
这会易书元说的和佛经没有丝毫关系,但丁飞雄耐心听着,心思竟然愈发变得平静。
“夜深之刻,出门小解,忽见山中动物趴于庙前叩首,顿觉分外神奇,便收声驻足片刻,似闻佛音若有若无……此便是《无名经》,且听我道来……”
易书元看着丁飞雄,再看向远处,见到照梨在正殿院墙边远远眺望却不敢靠近,遂向着那边微微点头。
照梨和尚心中一喜,匆匆走了过来,而易书元也在此刻再次开口。
“行之有德者近人,得开神妙之门,观身自在,无有恐惧,无有恶类……”
第219章 禅机
这篇经文一出口,易书元的声音仿佛都被拉得无限远。
在照梨和尚和丁飞雄的感知中,有种分外神奇的距离感,三人都在这侧圆的树旁,却让两人有种自己只身站在天地间的感觉。
而易书元口诵的经文声远远传来,时而清晰,时而若有若无,偏偏听不清的时候,却也不影响佛经的连贯。
不清晰的时候并不令人焦躁,甚至可能也不是不清晰。
风声,枯草的沙沙声,周围的鸟鸣声,有人扫地时笤帚犁地声,乃至于寺院中一些其他和尚经过时念诵的佛音佛号,以及远方的其他声响,都仿佛融入了经文的一部分。
佛经从易书元口中说出来,当初小庙中泥菩萨诵经时的那种韵味不减,更是融入了自身音变之道为辅。
“非无心,怜己怜世人,非恐惧,天地色变而不惊……”
许久之后,易书元的声音渐渐变得不再遥远,直至最后一句经文落下,仿佛从天外与身躯重合,风云与雷动渐止……
照梨和尚和丁飞雄就站在原处,都还有些失神,有些恍惚,好似仍有余音在耳畔。
易书元也不打扰两人,虽然他确实算是使用了一点手段,但常人也就是听了过阵子就忘的程度。
没想到一篇《无名经》下来,算是触动了两个和尚的禅机,不知道这两位能得多少了!
只不过此刻的丁飞雄身上,还有一些额外气息让易书元心生诧异,那是主要自脏腑和丹田中而起的一缕缕若有若无的白气,隐约间仿佛呈现一种蛇形。
如果不是仔细研究过《丹术妙绝》的话,就算是易书元,一时间只怕也会不太清楚缘由,只知道是一种特别的气息,略微透着一些不详。
但现在易书元灵觉一动,立刻明白了过来。
这个人竟然吃过雪蟒蛇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