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妮早就算过账,单靠出租小人书赚不了多少钱,还得搭配其他零售业。
她找人打了铁皮烤箱,有了铁皮烤箱,就可以自己烤甜饼干了。
老式甜饼干的配料很简单,只需面粉白糖花生油和鸡蛋,即便是如此简单的食材,跟烤箱完美结合后,也能烤出令人口舌生津的美味饼干。
现在书店里,就放着一大篮烤好的饼干。
姥爷负责登记小人书,姥姥发饼干,开业第一天,所有顾客免费赠送一块甜饼干,以后再想吃,就得自己买了。
孩子们吃着免费的饼干,看着心仪的小人书,脸上都是笑,这日子怎么那么美呢?
路过的孩子们,看到这样的情形,立刻走不动了,他们拉着大人的衣袖苦苦哀求,“我就看一本小人书,就让我进去吧,还能送一块饼干呢。”
大人们要面子,往往拗不过孩子,好些个人就直接摸出五分一毛的,“看就看吧,看书比滚铁环强,还能认两个字儿。”
就这样,小人书店里的人越来越多,简直是人满为患。
丁小兵原本是坐在窗台底下看书的,为了给小人书店拉更多的客户,他就主动站到外边去了,这样就能腾出位置给新客人。
姥姥见丁小兵如此懂事,立刻给他手里又塞了一块饼干,让他拿着慢慢吃。
于是丁小兵手拿一本渡江侦察记,一边吃饼干一边看的认真,正看到精彩之处,突然有人问他,“小朋友,你知道猫蛋狗蛋家在哪儿吗?”
丁小兵一抬头,只见一裹着红头巾,手挎大竹篮的农村妇女,正笑眯眯的看着自己……
第289章 羡慕还是眼红
丁小兵是个懂礼貌的好孩子,尽管对方一看就是农村妇女,他还是礼貌的问道,“阿姨,猫蛋狗蛋是小名吧,没听说有叫这名字的。”
农村妇女一听,愁的够呛,“大勇他爹倒是说地址了,可俺给忘了,只记得孩子的名儿。
你要连猫蛋狗蛋都不知道,那猫蛋狗蛋他爹,你就更不知道了。”
旁边一个裹着绿头巾的年轻妇女皱眉看了看婆婆,小心翼翼的问道,“小朋友,猫蛋狗蛋的大名叫陈卫星和陈大寨,你有印象吗?”
陈卫星和陈大寨?
这都是丁小兵的好兄弟,必须有印象啊。
原来这俩兄弟的小名叫猫蛋和狗蛋,可真够接地气的。
丁小兵把笑都憋回肚子里,“阿姨,原来你们要找卫星和大寨呀,我知道他们在哪里。”
就这样,丁小兵把两位农村妇女给领进了小人书店里。
姥姥一见她俩,就惊呼出声,“桂枝,大勇媳妇儿,你们咋来了?”
原来这两位是婆媳俩,一个是老队长的老伴何桂枝,另一个则是陈大勇的妻子小霞。
“大勇他爹来信了,说是大勇的病能治,不过,要一直留在京城,爷父俩身边没人照顾咋行?所以我们也来了。”
何桂枝一脸激动,不管咋说,总算是找到乡亲了。
陈大勇的妻子小霞则好奇的看着小人书店,这是啥地方?怎么会有这么多小人书?孩子们都在干啥?
姥姥跟姥爷交代几句,笑着招呼何桂枝和小霞,“大勇和他爹就在隔壁帮忙呢,我领你们过去。”
何桂枝和小霞真是刘姥姥进大观园,两人紧紧跟着姥姥,生怕走丢了。
刚到了隔壁,她们就看到了老队长和陈大勇,无奈两人正在干活,手底下忙得紧。
老队长大声说,“桂枝,你们咋提前来了呢?你领着小霞先进屋坐,我忙过这阵再跟你们说话。”
何桂芝只有答应的份儿。
丁小兵这才礼貌的说道,“阿姨,那我就走了。”
何桂芝没想到这孩子一直跟着,急忙从包袱里抓了一把大枣,硬是塞到丁小兵口袋,“孩子可谢谢你了,要不然我就迷路了。”
丁小兵道了谢,就急忙找猫蛋狗蛋去了,他得问问这兄弟俩,当初是咋取名字的?为啥他们的名字如此有趣?
自行车修理铺外边排长队,里边儿却没什么人,姥姥招呼婆媳俩坐下,就拎起铁皮炉上的大茶壶给她们倒水,又问她们怎么找过来的?
绿皮火车一向不大准时,一般都是晚点,晚几个钟头,甚至一两天的都有。
何桂枝婆媳坐的这趟车,却偏偏是提前了,而且足足提前了四个钟头。
下了绿皮火车,被人山人海簇拥着到了出站口,婆媳两人的脑袋就懵了,俩人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