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便不要动手,”李璋起身,负手而立,“她查出来的,就让她报。让他们传本宫旨意,明日京中五品以上官员,均可参加朝会。本宫倒要看看,她敢不敢亲自来说。”
叶娇原本是不想去的。
不是不敢,是春日乏困,想睡懒觉。
但叶娇把自己查出的事报给姜敏,姜敏便告诉她说,此事干系重大,需叶娇一同呈报。
“你放心,”姜敏安抚她道,“你是代表兵部,是为国为民,不用惧怕太子。”
所以第二日早朝上,兵部说有事启奏,李璋微微偏头,在百余朝臣中,找到了那个绯红的身影。
今日的叶娇,看起来仍那么无畏和倔强,仿佛大明宫是她家的,丝毫不怯场,也不担心自己那颗极度漂亮的脑袋。
她大步流星走到大殿正中,跪下道:“微臣查明,太子殿下率西北军攻打吐蕃时,丢失臂张弩三百一十七件。”
与此同时,晋州山洞里的弓弩,也已经清点完毕。
“回禀殿下,”青峰谨慎道,“算上大槐树村村民手中的弓弩,一共是三百一十七件。”
准确无误。
……
第186章 吃他豆腐
李策接过一张弓弩,抚过弯曲的弓身,笔直的弩臂,冰凉的弩机,再轻轻翻转,找到一行篆体铭文。
“九年军器监造工安配玉门。”
在场的人都知道这些铭文的意思。
九年,是指制造兵器的时间。看兵器的崭新程度,应该是当今陛下的年号,庆安九年。
庆安九年,军器监里一位名“安”的工匠锻造了这张弩弓,按照朝廷的旨意,配发玉门。
玉门,西北军治下。
西北军的弓弩怎么跑到了晋州?
在场官员面面相觑,而脸色最白的,是晋州刺史周赐。
“微臣不明白。”他仰头看天,感觉自己的官帽正从头顶滑下来。
“大槐树村的弓弩上,想必也有铭文,”李策道,“本王会核对清楚,一五一十奏明圣上。”
“一定要把今日遇刺的事写进去!”周赐提议道,“微臣也要上表奏疏。”
他说完看向自己的顶头上司郑奉安,郑奉安点头默许。
“还有那位胡大人,还好吧?”
死没死,奏折里得交代清楚。
胡稼正躺在床上紧闭眼睛,闻言努力发出声音。
“活着,下官活着呢,朗朗乾坤,昭昭日月,是谁猖狂至此,下官,下官也要上表奏疏!”
林清当然也不会闲着。
不过身为御史,他除了禀明遇刺经过,还准备弹劾晋州官员玩忽职守,弹劾李策贪功冒进,弹劾叶长庚……
林清停下笔,觉得叶长庚好像没什么错,于是撕掉奏折,决定夸他几句。
“殿下的肌肤,比在家里时,还要柔滑了。”婢女由衷赞美着,端起加热过的花瓣汁水,倾倒在格桑梅朵肩头。
她的身体没入浴桶,氤氲的水气中,尖尖的下巴紧贴水面,微微闭眼。
“事情顺利吗?”格桑梅朵的声音像是呓语。
“顺利,”婢女道,“不过可惜叶将军去了,他护着李策,杀了咱们不少人。”
“人死不能复生,”格桑梅朵道,“记得厚恤他们的家人。”
屋内静了静,格桑梅朵的手指在水中轻轻拂动,捧起一片花瓣。
离开了枝干,即便被水浸泡,花瓣也会失去生机。
“明天是什么天气?”莫名其妙地,她忽然这么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