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售卖,等草原的路跑熟了,继财哥他们就能自己跟着商队进去了,到时候我就下江南,把羊绒成品换成银子!”
永安跟着点头,他还惦记着陈瑞阳呢,于是说道,“对,到时候让三叔卖货,我去看看瑞阳。”
“对,对,也不知道瑞阳如今怎么样了?我也一直惦记呢!”邰继业赶紧尴尬找补。
“他爹当官,如今瑞阳恐怕已经是官家少爷了,不知道在哪个书院读书呢。到时候我去问问,若是好,以后咱家也送永宁去。”
邰老爷子太了解儿子的德行了,冷哼一声,应道,“别说那么远了,永宁眼看就养好伤腿了,但还不知道去哪里读书呢。这几日你进城的话,有门路就好好打听一下。”
“是,爹,我肯定好好打听。”邰继业就差拍着胸口保证了,总算得了老爷子一个白眼,这事终于揭过去了。
而坑了叔叔的永安大侄儿,这会儿已经带着弟弟妹妹分肉干吃了。
珠珠的小白牙不给力,很快改了主意,吃起了点心。
倒是芝麻球抱着肉干,呲牙咧嘴的啃着,欢快的摇尾巴。
这是来自它家乡的味道!
第一百八十六章 请问,谁家还缺饭桶吗?
二十车羊绒塞满了两间厢房,家里人看着,心里都是高兴。
但邰继业比预计的回来快多了,纺车还没打制出来呢,于是邰继宗着急坏了,连夜带着工匠们就开始动手了。
村里各家女人们也是心急,想要早些开始织毛衣,早些赚钱啊!
于是,家里的汉子们也被撵过来帮忙。即便做不了什么精细活计,但是帮忙砍个木头,搬东西抬板子总能做到啊。
杨丽华也放下了绣花的活计,前院后院转了一圈儿,最后打算把后院剩下的几间房子拾掇一下,大炕上铺了炕席,甚至地上也铺的规整又干净。
这般,一间屋子纺线,一间屋子用来给大伙儿坐着干活儿,都是宽敞又方便。
倒不是她把众人聚过来干活儿,要防备着偷藏羊绒,实在是各家条件不一样。
有的人家干净宽敞,还不怕什么。
就怕有的人家脏污拥挤,带了羊绒线回去,万一弄脏也不能清洗。
因为清洗后,羊绒线缩水,再织出来的衣裤明显就差了一等……
男人们帮忙干了大半夜的活计,早起懒被窝贪睡一会儿,妇人们又赶到邰家了。
草原牧民原本是没有收集羊绒羊毛的习惯,一般时候,都是杀了羊,羊肉烤了煮了,羊皮直接做袄子和靴子。
但这几年,北地常有商队过去收购羊毛羊绒,虽然不多,但也是个进项。
于是牧民们也学聪明了,春日时候就给羊群剪毛,用来交换盐巴一类的生活用品。
秋日时候,羊毛又重新长出来了,再杀羊,羊皮也不耽搁做袄子和靴子。
不过,这倒是方便了邰家,否则也不会一次性收购回来这么多羊绒。
邰继业早早把城里杂货铺子的火碱都买回来了,也准备了许多的大盆。
杨丽华同妇人们说好,一人一日给十文的工钱,然后就带着她们把羊绒运到村外的小河边。
羊绒要用碱水浸泡,多次漂洗,去掉里面的羊油和灰土等杂物,然后摊在大片的油布上晾晒。
这些活计说来简单,实际琐碎又麻烦。
但羊绒拾掇好,妇人们就能织毛衣赚钱了,而且每日工钱更多呢。
所以,村里所有人都是忙的热火朝天,一边说笑一边干活儿,热闹极了。
都是隔壁村子住着,刘家村和张家村看着眼馋,上前问询,妇人们也不说实话,含糊应着就罢了。
刘家村和张家村的人不高兴,回去之后又说给左邻右舍听,最后就是村长也都知道了。
于是,刘村长和张村长闲着无事就来邰家溜达。
邰老爷子留了他们吃饭,再喊上邰三爷,酒桌上没说几句羊绒生意,反倒把巡逻队的必要性说个清楚。
刘村长和张村长也都惦记着秋日时候卖种子呢,就算不能发财,起码一斤苞米换二斤高粱,也能保证村里老少过个吃饱肚子的冬天啊。
两人都是赞同,又和邰三爷约好地界,以后联合巡逻。毕竟人多力量大,声势越惊人,田里也更安全……
四五日之后,纺车都打制好了,羊绒也清洗干净大半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