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卿意又问,“那大晋有多少百姓呢?”
那人愣了下,“那自然是千千万。”
“是,千千万的百姓,只有三千出头的大夫。”姜卿意道,“他们不是大晋的子民吗?是。那他们生病了为何不去找大夫么?”
有人渐渐明白姜卿意的意思,角落,有个不知道赶了多远的路,鞋子满是污泥还磨破了的青年回道,“因为大夫所在的城镇路途遥远,去请了大夫回来,病人已经死了。因为诊金很贵,我们付不起,小孩儿尚能挣扎着凑一凑,可若是上了年纪,只能看着他们病死家中。”
这过于现实而残酷的话,让人群一静。
“我们村子也是如此。”
“我的村子在深山里,出行不便,我是亲眼看着我孩儿被一场风寒带走的。只是一场风寒啊,他才四岁,缩在我怀里一直喊冷,我牢牢抱着他要爬出那座山去找大夫。”
“可大夫好贵啊,药也贵,我们看不去,被晾在外头。”
那妇人呜咽起来,“我亲眼看着他在我怀里咽了气,我的儿啊。”
这里是京城,大晋最繁华、最富裕的地方,这里也有穷人,可再穷,也不至于看着父母长辈活活病死。
但残酷的是,这在京城以外、在那些县城以外的地方,很常见。
人群的呜咽声渐渐多了起来。
很快,有人提出质疑,“那太子妃免费开这么一座学院,就能叫那群穷人看得起病了吗?”
“一时或许不行,一座也不够,但我会慢慢的,将这学院开遍大晋!”
姜卿意宣布,“凡入我悬壶者,食宿学费全免,学制有三年和五年,不论男女老幼皆可。学满后,将会由朝廷统一安排前往各城镇驻守至少五年,免费为百姓看诊,并招收学徒悉心导!”
“同时,悬壶院将由太医院牵头,在编纂医典的同时,编纂一本普通百姓也能看懂、并自行抓药且买得起的医书!”
人群顿时躁动起来,太子妃这是,当真要救百姓啊。
那些寒门出身的人,此刻眼眸火一样热烈,心中好像有什么东西在熊熊燃烧,让他们迫切的想要站起来,嘶吼起来,去支持那个看似遥不可及、却真心在行悬壶济世之道的太子妃!
“我愿天地炉,多衔扁鹊身。遍行君臣药,先从冻馁均。自然六合内,少闻贫病人。”
“愿意入我悬壶者,不论贵贱,皆可来报名!”
“我,我愿意!”
先前那鞋都破了的青年含着热泪,“太子妃!草民誓死追随太子妃!”
“草民愿意!”
“在下愿意!”
“民女也愿意!”
第三百七十五章 济世
几乎掀破天去的声响很快迎来了巡防营,谢景也飞快带人赶来,却见这里的百姓虽然一个个红着眼激动万分,但都自觉排着队,又迷茫了。
“这是做什么呢?”
“招学生。”
姜卿意安排了司徒东和唐老爷子来帮她把关,只要人品过关,年岁在四十以下,五岁以上,都可以来学,因为是第一批,她暂时先只招收一百个学生。
老师嘛,自然就是太医院的人了。
那些医员医女们在皇宫虽然只算最底层,可各个都是天资过人且基础扎实的,也不用他们教授格外高深的东西,只要解决日常的病症就够了,譬如风寒咳喘,妇人隐疾之类的。
谢景还是有些咋舌,“阿意,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放心吧。”
张婉如笑着过来,“唐家也会帮太子妃一起做这件事的。”
“唐家?”
“是啊,我外祖父说,这可是流芳百世的机会,只是花点银子而已,简直是划算的不得了的买卖!”
唐家父子是会做生意的,名利双收不说,给做妾的女儿撑了腰,攀上了太子妃的大船还混了个爵位,给子孙们挣了一条为官的大道,这简直叫人羡慕得流口水!
谢景抬头,这才看到悬壶门口还有个小小的唐家标识,表示感谢唐家的资助。
“唐家只是个开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