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这句话,魏祁就走了。
宋胭如今有一种侍候大东家的感觉,虽然侍候时要提着一颗心,但他早出晚归的,在后院就那么一小会儿,倒并不太难熬。
等她也要往婆婆那里去,才想起还有一件事忘了同魏祁说:明天该回门了。
只是他忙成这样,她竟不好意思提。
带着这心思去宜安院,正好见到六郎魏枫从里面一跳一跳的跑出来。
宋胭连忙避让,魏枫这才见到她,马上就规矩下来,带了些许尴尬,正色道:“大……大嫂,对不住,险些冲撞到大嫂。”
魏枫是魏祁的嫡亲弟弟,与五郎魏修年龄相近,常在一起玩,所以和宋胭也熟悉,只是以前当她是五嫂,现在成了大嫂。
宋胭不便和他多说,只点了点头,叫了声“六弟”。
魏枫朝她行礼,规矩地退开了,宋胭进去见婆婆,却见到冯氏也在这里。
她忙道:“见过三婶。”
“诶。”冯氏也干笑着应了一声。
宋胭再去见过婆婆张氏,然后候在了一旁。
冯氏与张氏继续说话。
“粉是找那‘李记’订的,是一对,花冠还在赶,人家说二十五日前肯定能好,镜子,钗环,都备好了,到时候就让他四叔和三哥带人抬过去,不差别的了吧?”
张氏道:“不差,就那几样,而且他们想必也是用自己的镜子粉盒,抬这些只是做做样子,回头他们也是一应抬过来,不碍事。”
冯氏叹一声:“大嫂说不碍事就好,那毕竟是长公主府,就怕一个不小心,得罪了这皇亲国戚。”
宋胭听得明白,这是冯氏在向婆婆讨教催妆之礼时,如何筹备。
两家的婚事都办得很急,因为那福宁郡主既失了身,也怀了孕。
所以二月才定下婚事,三月就办婚礼,魏修比魏祁小,因为魏修那边着急,所以索性,她与魏祁也提前完婚了。
一是长幼之序,二是遮掩一下,省得别人对福宁郡主多加猜测。
婚前一日男家要抬催妆礼去催妆,他们婚期是二十八,也就还有上十日的光景。
张氏这时道:“你别说得可怜,还就属你们五郎有福气,这都成郡马爷了。”
冯氏干笑,宋胭不出声。
冯氏自然能看出大嫂对宋胭的不满,有前面的情分,她也有些不忍,所以转移话题道:“大嫂这抹额倒是头一次见,绣得真不错,这纹样也是新的呢,我都没见过。”
张氏笑道:“还不是郭家的惠丫头绣的,那孩子性子伶俐,还有一双巧手,又是年轻人,学东西快,听说是找苏州的绣娘学的新花样。”
冯氏拿眼瞟一下宋胭,神色更加不自然,应道:“难怪呢,惠丫头真有心。”从冯氏的目光里,宋胭能感觉到这个“惠丫头”可能和自己有关。
冯氏又坐了一会儿,向张氏告退,张氏也朝宋胭道:“行了,这儿不用你,你下去吧。”
宋胭便也退下了。
张氏虽不喜欢她,但也不喜欢故意折腾人,不会有意让她在旁边侍候。
她从宜安院出来,到院外的玉兰花下,正好见到冯氏就在前面两步远。
想了想,她追上去,朝前道:“三婶。”然后仿若好奇的小声问:“母亲说的惠丫头是谁啊?”
说完又补充:“那抹额的确好看,我若有空,不知能不能向她学学。”
冯氏笑道:“惠丫头啊,就是郭家的二丫头,以前大奶奶的嫡亲妹子,她母亲和你母亲是以前邻居,也是好姐妹呢!你母亲……挺喜欢她的。”
说完这句,冯氏就往前去了,宋胭从她的话里终于听出些东西来。
“以前大奶奶”,就是魏祁过世的元配夫人吧,那个惠丫头,是他元配夫人的亲妹妹。
而冯氏最后那句话,绝不是顺口说的,她的意思是……那惠丫头才是魏祁母亲中意的儿媳。
不错,世家联姻,大多如此,姐姐若是早亡,便再让妹妹嫁过去,一来可以照顾姐姐留下的孩子,二来可以维系两家情谊。
所以魏祁原是准备娶妻妹的,因为出了五郎这事,国公爷这做祖父的便出面让他救火,他母亲虽不愿意,却也没办法,便只能依了。
原来就算是魏祁,也要为了家族牺牲自己的姻缘。
宋胭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只是看了看天边的晨光,沉默着回了自己院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