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美人嫁给穿书同乡后

病美人嫁给穿书同乡后 第21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虽不明缘由,但太后开了口,又不是什么大事,楚昭当然得应下:“自然可,太后告诉我日子,到时我派人来接东宁。”
太后欣慰地笑了:“好好,东宁,还不给皇兄道谢?”
东宁乖乖巧巧:“多谢皇兄。”
孩子才六岁,却已经十分会做人,竟也不把沈子衿落下:“给皇嫂添麻烦了。”
皇家处处是人精,沈子衿忙道:“没有的事。”
楚昭猜不到理由,沈子衿倒是能揣测一二,东宁年纪小,跟几个皇子接触不多,和已经出嫁的公主们更没多大来往,顶多逢年过节时见一见,也就是说和哥哥姐姐们都不亲近。
太后年事已高,孩子养在身边养出感情,她自然要给东宁以后做打算,东宁又是假公主真皇子,太后少不了想给他找个靠山。
沈子衿和楚昭在慈宁宫坐了会儿,太后赐下一对玉如意,和两尊据说经过高僧开光的佛陀小像,时间差不多,二人起身告辞。
接下来面前皇帝,才是今儿的重头戏。
皇帝在暖阁接见臣子的地方见了他俩。
这是沈子衿头回见承安帝,客观来说,承安帝长得并不丑,甚至看得出年轻时还有几分英俊,国师炼的“长生丹”别的不说,表面上的驻颜效果还不错。
但他的眼神光是扫过来,就让人浑身不舒服。
楚昭在皇帝面前不自称“儿臣”,只称“臣”,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沈子衿自然是跟着他一起。
“臣等拜见陛下。”
承安帝也没有跟他俩寒暄的意思,赏了东西,就跟楚昭开门见山:“回京歇了这么久,该出来做事了,巡防营交给你,替朕管着,三日后来上朝。”
他语调慢条斯理,带着上位者的天然习惯,高高在上,目中无人,和楚昭说话,仿佛只是漫不经心在打发个小玩意儿。
他带着褶皱的眼皮耷了耷:“无事的话你们就退下吧。”
楚昭权当没看见他的态度,俯首行礼:“是。”
说了这话自然是要退下了,他脚步往外挪,眼看就要转身,沈子衿却突然抬手一拜:“陛下,草民有事相求!”
皇帝被他这个回马枪杀得一愣,讶异抬眼,正纳闷什么事,还突然自称起草民来了,不看不知道,看了才发现,楚昭居然也是满脸惊讶。
哦?
连楚昭也不知道沈子衿会来这么一出?
皇帝顿时玩味起来,有了兴致,身子都微微前倾,坐直了:“何事,不妨禀来。”
第18章
沈子衿躬身而拜,头压得很低,楚昭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但又忍住了,硬生生掰回侧过的身子,默不作声站在一旁。
但他眉头轻蹙,显然是生压了情绪。
承安帝把他俩反应看在眼里,他手腕上也挂着一串太后早年给的佛珠,承安帝盘了盘珠子,好整以暇等着沈子衿开口。
“陛下。”沈子衿言辞恳切,“草民苦读四书五经,只想有朝一日能报效朝廷,报效陛下,但囿于病躯,无缘科举,实乃草民终身憾事。”
感谢大齐架空得非常混杂,历史名人在这里都留下影子,四书五经真有,沈子衿也是真看过。
作为文科生,沈子衿在大学里也比别的同学卷,阅读量令其余人望尘莫及。
沈子衿从袖子里摸出张纸:“这是草民所著的文章,若能得陛下一观,再无遗憾。”
承安帝颔首,太监便把文章捧到他眼前。
沈子衿这篇文章写得很巧,避开了所有承安帝的雷区,绝不妄议朝纲,也不会影响谁的利益,只是模棱两可画了点民生的饼,剩下的内容看似忧国忧民,实则全在拐着弯夸皇帝英明神武治下有方。
文人若要写文章拍马屁,水平不够太功利的,会为其他人所不耻,而沈子衿此篇用词华丽,行文流畅漂亮,但拎出去都值得誊写,显然是非常高水准的含蓄马屁文。
看得承安帝通体舒畅,皱纹都淡了。
一纸彩虹屁,对承安帝专用道具。
承安帝神清气爽:“不错,不错,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却无缘科举,倒是可惜了。”
沈子衿垂着头,嗓音竟还颤抖起来:“能得陛下赞赏,已是草民毕生荣幸。”
楚昭看起来终于憋不住了,插话道:“你身子不好,做官日日早出晚归,哪有时间养病,也不必太遗憾,在王府里好好顾着身子就行。”
虽然是安慰人的话,但沈子衿明显是个有抱负的文士,楚昭这么说不是更戳他的心窝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