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送了。”太子让两人止步,又叮嘱道:“一定沉住气,别再撩火了,听明白了吗?”
“明白明白。”哥俩赶忙应声不迭。
“那我走了。”太子便步履沉稳的走下了城门楼。
“恭送大哥。”老四老六一直目送着太子的身影,消失在暮色中才转回。
“你和父皇,真能给大哥出难题啊。”然后老四对老六道:“你看大哥下楼的速度,都比平时慢不少。”
“真是对不起大哥。”老六赶忙歉意道:“四哥也赶紧回去守着四嫂吧。”
“嗯,反正今晚是文戏,没有武戏了。”燕王妃随时会生,老四这一天都煎熬坏了,闻言也不客气道:“那我也回了。”
“好嘞。”老六笑呵呵的点点头。
“你们都听楚王吩咐,他说的就是我说的。”老四沉声吩咐手下军官几句,把指挥权移交给了老六,然后便快步下楼去了。
因为走得太急,还差点踩空了,咕噜咕噜滚下去。
不过速度确实比大哥快了不少……
第七六七章 师生情
太子回到了春和宫,已经是掌灯时分了。
常氏迎上来,接过太子的披风,尽力斯文的问道:“殿下还没膳吧?”
将门虎女的体质就是好,这才刚出月子,她就已经恢复如初了。而且整个人也比从前沉稳体贴了许多。只是文化这块,不是想补就能补得上的。
“没有。”太子嘴角微微一抽,不动声色的摇摇头,接过宫女送上的温热棉巾,敷了好一会儿的脸。
“快给太子爷备膳。”常氏吩咐一声,宫女便将热气腾腾的饭菜端上来,显然是掐着点做好的。
“真要对你刮目相看了。”太子笑着坐下,接过常氏奉上的银匙。
放在从前,常氏才不会操心这些呢,这都是吕氏负责的事情。现在吕氏放了长期病假,常氏也开始操心起太子的起居饮食来。
“从前是妾身太不懂事。”常氏笑笑,给太子先盛一碗汤道:“饭前先喝汤,胜过良药方,这是五叔教我的。”
“嗯。”太子高兴的点点头,接过汤碗,轻轻吹吹热气,姿态优雅的喝起汤来。
还没吃几口,崔太监进来禀报:“太子爷,宋老先生求见。”
“就不能等太子爷吃完这口饭?”常氏不悦道。
“哎,他做的对。宋老先生不是别人,怠慢不得。”太子咽下口中的吃食,吩咐道:
“快快有请。”
……
很快,崔太监便引着白发苍苍的宋濂进来。
“哈哈哈,什么风把老师吹来了?怎么也不提前打个招呼。”太子在门口热情相迎。
“唉,殿下。事发突然,老朽是日夜兼程进京的。”宋濂一边行礼一边苦笑道:“快把我这几根老骨头折腾散架了。”
“来来,里面请。”太子伸手扶着宋濂过门槛,关切问道:“老师还没吃晚饭吧,本宫也才刚坐下,一起将就两口吧。”
“好好,恭敬不如从命。”宋濂也不跟他客气,太子是他看着长大的。从前还不是太子的时候,还经常坐在他膝盖上识字呢。
再说,今天也不是客套的时候。
宫女奉上副新的餐具,太子又命人给宋先生上了他最爱的‘七头一脑’。
所谓‘七头一脑’,就是马兰头、荠菜头、香椿头、枸杞头、豌豆头、苜蓿头、小蒜头和菊花脑。
早春时节,乍暖还寒,正是金陵野菜上市的季节,宋濂就好这口。
“哈哈,老朽就惦记着金陵这口野菜。”宋濂高兴的夹一筷子香干马兰头,送到口中享受的咀嚼道:
“当初还被刘伯温笑话说‘宋潜溪,不识好,一口白饭一口草’。结果后来他直接吃素了。”
“可见这人要留口德啊。”太子笑道:“伯温先生确实一点荤腥也沾不得。”
“是啊。”宋濂点点头,一面品尝着油炸菊花脑,一面叹气道:“可惜,老朽今日也食不甘味,浪费了殿下的一番心意。”
“怎么,老师有什么心事?”太子看着宋濂一筷子接一筷子的恰野菜,实在没法跟‘食不甘味’联系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