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可敌国

父可敌国 第504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
直到带着‘日本国王’和‘征夷大将军’签押认可的约书,返回博多时,韩宜可还有种做梦的感觉。
“真是宰卖爷田不心疼,没想到咱们漫天要价,那位年轻的将军,居然基本都答应了。”他将约书呈给殿下,依然难以置信道。
“正常,这又不是他家的田。”老六满意的笑道:“这种虚君政体,卖起国来是最狠的。”
“再说,在陆地政权眼里,沿海岛屿本来就无足轻重,能有机会把岛民迁回内陆,他们还求之不得呢。”他有些唏嘘道:“说不定人家还觉得赚了呢。”
其实老贼就是这样的货,好在这回有自己在,他应该不会再干这种蠢事了……
“也是,下官发现他们只看重本州、九州、四国三岛,等将来他们知道,佐渡岛发现了金山后,不知会作何感想?”韩宜可笑道。
朱合和他手下的寻金师傅,工作十分高效,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便在佐渡岛当地人的指引下,发现了十多处金银矿。几乎两三天就报一次喜的节奏。
当初朱合确实没吹牛,习惯了国内海底捞针一样的寻金师傅,到了日本来寻找几乎裸露的矿脉,完全是降维打击,一找一个准。
“为了不让他们伤心,我们还是要做好保密工作的。”老六高兴的合上约书,自己的日本之行这就算圆满结束了。
然后对韩宜可道:“本王过几天就回国了,苏州那边的情况有些严重,他们都希望我回去安定下人心。”
“是。”韩宜可点点头道:“下官也有所耳闻,不过好像最近挤兑已经停了。”
“是,之前我让沈荣传话回去,说我下月回国,一定给大伙个交代。”老六感慨道:“江南父老怕影响到抗倭大局,也对本王还有些期待,竟然不再找织染局挤兑,真是让人惭愧万分啊。”
“还真是识大体顾大局,多好的百姓啊。”韩宜可称赞一声,但他心里清楚,主要还是老百姓越兑越亏,还不如等等看殿下能不能拿出什么解决方案来。
毕竟楚王殿下从来不让老百姓吃亏……
“九州这边,我准备留南昌伯担任九州都指挥使,俞通江担任驻日舰队统领。”老六又安排道:“至于九州按察使,就劳烦师兄先兼着吧,等有了合适的人选再说。”
“下官分身乏术啊。”韩宜可苦笑道:“要不把海政衙门那摊子,交给别人管吧。”
“不行。”朱桢却断然道:“我眼下无人可用,师兄再辛苦几年,等第一批大学生毕业了,情况就会好很多。”
“毕业了也得再历练几年。两处拉磨,累死我得了。”韩宜可摸着自己高高的颧骨道:“到时候给殿下误了事,殿下可别怪罪下官。”
“哪能累死师兄呢?”老六笑道:“你主要还是忙总理衙门这摊,九州这边我再给你安排个副手盯着,你本人一年过来个一两回,震慑一下少贰大友那俩货就行了。”
说着他放低声音道:“深耕细作不是我们的工作,还是留给将来封在这里的臭弟弟吧。”
“殿下这样说,下官就放心了。”韩宜可松了口气,心说看来日后封在九州的,是殿下的皇弟了。也不知是齐王、潭王还是鲁王……
想想也是,殿下说是不深耕细作,但九州已经被他收拾的服服帖帖了。对将来封在这里的藩王,等于是掰碎了喂嘴里。
这种没什么难度的地方,肯定用不着他那些如狼似虎的哥哥们出马。
……
五月廿八,到了殿下率领征倭舰队凯旋回国的日子。
除了韩宜可、胡帛、俞通江等留守官员外,少贰赖澄和大友亲世,也穿着簇新的绯红官袍,率领一众穿蓝色大明官袍的九州官员、土豪,来到博多港码头挥泪相送。
楚王殿下已经帮他们搞定了所有的流程,连官服都从国内做好了送来了,只是威严端庄的大明官袍,穿在这帮小日本身上,像小孩子穿大人衣服一般,显得十分滑稽。
用沐猴而冠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了。
第八六零章 坑谁不能坑百姓
返航时,因为洋流和风向的原因,时间稍微久一些,半个月才回到了长江口。
江南江北的老百姓早得到消息,携家带口来到江边,摆设香案、喜气洋洋,迎接王师凯旋。
多年倭患一朝扫清,江南百姓终于安享太平了,他们欢天喜地的向江中投掷的鲜花。江面上漂满了五颜六色的花瓣,变成了一条迎接将士凯旋的花毯。
老百姓驾着小舟跟随舰队逆流而上,用竹竿挑着劳军的酒食,送给舰上的将士们享用。沿途的鞭炮上响成一锅粥,从早到晚不带停的……
可惜这盛况老六无缘得见,他在刘家港就下了宝船。
苏州知府兼海政副使李亨,率已经升任太仓知州的薛定厄,织染太监兼楚王府总管汪德发,以及一众海政衙门、织染局官员,还有苏州地面一大帮子人,早就在刘家港恭候多时了。
一应迎接仪式前以备述,无需重复。楚王殿下没有在太仓停留,便改乘沙船,由娄江前往苏州。
在船上,他接见了苏州地界的一干头面人物,都是自己的心腹,没必要客套。朱桢便开门见山道:
“别的事情容后再议,先说粮票的问题!”
“是。”众人忙应声道。他们都很清楚,苏州能迅速恢复元气,实现今日之繁荣,其实是建立在粮票之上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