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就是土地的归属了,根据梁王留下的册簿,云南几个大坝子上的耕地,基本都是官田。土司们的田主要在山里。但我们想要据此接收土地驻屯时,却遭到了土民的阻拦,说那些土地原本是他们的,只是被元军强占,现在元军没了,自然要物归原主。”谢熊说着啐一口道:
“这他妈不扯淡吗?合着我们辛辛苦苦一场,就成了给这帮土鳖打工了?”
“而且他们所言不尽属实。”潘原明接茬道:“譬如方志上说,元朝官吏在昆明坝子挖海口河,疏通螂螳川,降低了滇池水位,不仅解除了昆明的水患,还得壤地万余顷,皆为良田。这滇池边的水田,分明是元朝新开的,那些土司也可以说是他们的,这不耍无赖吗?”
“结果双方难免发生争执,土民好勇斗狠,且头脑简单,几场械斗下来,整个府就跟着反了。”冯诚苦笑道。
“还有吗?”朱桢又问道。
“还有就是铜矿了,东川叛乱就是这个原因。等我们派官员去接手铜矿时,发现矿场都被那些土司趁机抢占了,我们勒令他们限期离开,他们却置若罔闻。时候一到,我们就派兵驱逐,对方也严阵以待,结果就打起来了,打着打着整个东川都反了……”谢熊说道。
“我基本听明白了,流官也好,土地铜矿也罢,这些触犯的其实都是土司老爷们的利益,而不是土民的。”朱桢缓缓道:
“那本王是不是可以总结为,这一切乱象都是因为,土司觉得自身利益受损搞出来的呢?”
“……”三人互相看看,还是潘原明点头道:“可以这么说。”
“那土民是怎么想的呢?”朱桢又问道。
“土民怎么想不重要吧。”潘原明道:“土司土民等级森严,土民完全依附于土司,一辈子听命土司,根本没有自己的想法,其实就是土司的奴隶。”
“你说的没错,但我们要设法改变这一点。”朱桢缓缓道:“土司为什么强大,就是因为土民对他们的无条件的服从。说白了,云南还停留在奴隶社会,土司就是奴隶主!”
“我父皇最痛恨的就是这个,三令五申规定不得逼良为贱,前朝为奴者,即放为良!如果我们能解放奴隶,让土民变成自由民,那土司没了倚仗,还怎么嚣张?”
“王爷说的是,只是此事还得从长计议,眼下实在不能操之过急啊。”潘原明赶忙劝谏道。就差说你再瞎搞云南就要彻底完蛋了。
“本王心里有数。”朱桢点点头道:“就算是要解放奴隶,也得先收拾了奴隶主才行。”
说着他问道:“云南现在有哪些强横的土司啊?”
第一零三四章 天南一霸
“回王爷,云南土司多如牛毛,实力强横者不在少数。原先元朝的各路总管均不容小觑,那些宣抚使,宣慰使更是根深蒂固,一呼百应。”冯诚便答道:
“其中最强的几个,诸如原先的大理段氏,昆明杨苴,东川安氏俱已被讨平,唯有麓川思氏因其地处偏僻,至今仍耀武扬威——攻陷永昌城的就是他们。”
“麓川思氏……”朱桢总觉得这个名字有点耳熟,便追问道:“他们的地盘有多大?土民有多少?能调动多少部队,驱使多少土司,战斗力又如何?”
“这……”冯诚给问的瞠目结舌,好一会才道:“我们正在调查,很快就有结果了。”
“王爷容秉,”谢熊赶忙给他解围道:“云南太大了,之前我们的注意力全都放在了三江之内,对三江之外的地方欠缺了解。是永昌出事之后才开始关注麓川思氏的情况的。”
朱桢点点头,这话倒是不假,这年代的云南确实太大了,有后世的两个大。这么大个地盘,又在西南边陲,肯定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势必要分主次的。
朱老板根据实际情况为他们制定了‘三江之外宜土不宜流,三江之内宜流不宜土’的方针,大体就是以怒江、澜沧江、元江为界。对三江以内,包括云南大理广南曲靖等靠内地区,以流官进行直接管辖,对三江以外的‘极边之地’、‘外边政区’,还是基本延续元朝‘以土官治土人’的方针。
所以云南文武很自然的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三江之内地区。当然对于三江之外地区,也不能完全放任不管,就算用土官治土人,也得是忠于朝廷、遵纪守法的土官才行。
为了让土官们感知朝廷的存在,当初平定大理班师时,傅友德便派指挥使王贞率领两千军民以及数千归附的土军渡过澜沧江,在永昌筑城,预备驻军。
结果城还没筑好,就遭了一闷棍。
冯诚等人这才注意到麓川思氏的存在,开始调查起这个凶残至极的土司来。
……
接下来几天,关于麓川思氏的情报,源源不断的摆在了朱桢的大案上。这头藏身于丛林中的庞然大物,终于现出了原形……
蒙古人在攻灭大理之后,又经过七年的苦战,征服了云南西南部的傣族政权勐蓬,并于永昌设置金齿宣抚司,下辖麓川、平缅、镇西、茫施、柔远、镇康六路。
元朝后期国力衰微,对边陲少数民族的控制力锐减,麓川路的总管思汗法趁机脱离了元朝金齿宣抚司,在勐卯称王,建立了所谓的‘麓川王国’,还修建了新的都城。
朱桢比照地图发现,勐卯也就是后来的瑞丽……
那思汗法也确实堪称一代豪杰,随后他利用傣族各部对蒙古人的不满,派出使节,结盟诸土王。有敢不来的,马上发兵攻而杀之,直接吞并地盘!
各部傣族土王土司这下纷纷表示拥护思汗法,就连勐蓬国王的后裔也表示臣服,麓川政权的实力大增。
后来思汗法又率领四万大军东征,号称四十万,一路攻下腾冲、永昌、直抵勐些,遂与元朝划澜沧江而治……
“次年,思汗法又回师南征,征服了景迈、景线、景栋、勐泐、腊门、腊光等地……”冯诚这次做足了功课,一边禀报,一边在沙盘上插旗,以免王爷被那些陌生地名搞懵球。
“好家伙,这都打到清迈去了。”朱桢大体能分辨出景迈就是后来的泰国清迈;景栋就是后来的缅甸掸邦首府,其他的真就无能为力……总之看插旗的位置,差不多包括大半个缅甸和泰国北部。
“之后,思汗法又起战兵辅兵合计九万,号称九十万,又进行了西征,一直征服了阿洪王国。”冯诚接着道。
“看来大家喜欢在兵力上吹牛皮,不分民族。”朱桢不禁笑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