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可敌国

父可敌国 第751节(3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可以这么说。”朱桢笑笑,略略提高声调道:“不过我得提醒你,也不能全盘照搬。大宁和云南的情况还是有不一样的地方,生搬硬套肯定会水土不服的。”
“比如说呢?”傅友德是能多问一句算一句。
“比如说,云南最核心的政策是屯田,甭管军屯民屯还是商屯,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尽可能多的汉人在云南落地生根。”朱桢便举例道:“但大宁虽然幅员辽阔,可能屯田的地方只有庆州以南,和沿河的部分区域,其他绝大部分地方并不适合耕作。”
“是。”傅友德深以为然道:“确实不具备大规模屯田的条件。”
“所以除了在南部和沿河地区外,大宁不宜盲目屯田。”朱桢沉声道:“但无所谓,因为屯田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只要能达到同样的目的,用什么手段都可以。”
第一三五三章 不是不可以
“王爷刚才说,屯田的目的是,让更可能多的汉人在云南落地生根,那么还能有什么手段,能让汉人在大宁落地生根呢?”傅友德请教道。
“老傅,我汉人可不只是会种地的。”朱桢笑道:“只要能赚钱,能过上安生日子,我汉人什么都能干,什么都能干好。”
顿一下,他沉声道:“我说大宁比云南条件好,可不是忽悠你,这里虽然也是塞外,但燕山山脉可没法跟西南的十万大山相比。”
“是。”傅友德赞同道:“如果说燕山是一面墙,十万大山就是……无数堵墙,从内地到大宁,可比到云南容易多了。”
“所以嘛,让大宁和内地形成紧密的经济联系,也要容易许多。”朱桢笑道:“而且草原的牛羊,和内地的物产,对对方来说都是刚需,本身就具备形成紧密联系的所有条件,之前只不过被人为的分开了。”
“所以末将要做的,是让双方重新建立这种联系?”傅友德问道。
“对。”朱桢沉声道:“这中间需要大量的人手,只要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自然会有商人从内地招人过来。”
“良好的条件包括什么呢?”傅友德追问道。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