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弘回想一下玄奘大师这些年的变化,忍不住叹口气,一个原本宝相庄严的高僧,如今正在急剧的向顽童进化,他也不知道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说吧,和尚们的钱是怎么回事?”
“父皇,母后逼迫少林寺的和尚们出钱买……”
“闭嘴,父皇,母后啥时候跟和尚们讨要过钱财,我大唐朝廷很缺钱吗?”
“反正少林寺的大和尚们准备出一大笔钱出来,赈济百姓,现在,就是不知道这么多的钱怎么用,总不可能见到百姓就发钱吧?”
李弘冷笑一声道:“李义府招供了,说当年辩机和尚跟高阳公主私通的时候呢,涉及到了谋反事宜,高阳公主与她们的同伙已经伏诛,唯有跟此案子有牵连的少林寺逃脱了法网。”
李思瞪大了眼珠子道:“辩机和尚是玄奘大师的大弟子,怎么又跟少林寺有牵连了?”
李弘道:“玄奘大师是佛门领袖,又是大唐十大德高僧之首,他老人家不容玷污。”
李思点点头道:“所以,就拿少林寺背锅?”
李弘活动一下修长的手指道:“少林寺养了八百僧兵,还有甲胄五十领,是他们太过分了,如果他们不拿出实际行动尽快打消父皇,母后的疑虑,薛仁贵就会带兵去跟少林寺讲讲别的道理,师父跟少林寺有旧,不好动手,薛仁贵可没有。”
“听崇玄署的人说,父皇准备收紧僧道度牒数量的发放,还要重新在礼部下边设立一个新的部门,专门管理僧道以及其它出家人的事宜,以后,和尚们想要正式的度牒就难了,我还听说,父皇还准备下令,以后十二岁以下的人不得剃度出家。
这可是要掘和尚们的祖坟啊。”
李弘瞅一眼李思道:“所以,谁拿了和尚们的钱,就要帮和尚们度过这一次的难关,个人建议,和尚们送上门的钱不好拿不说,还会惹怒父皇跟母后,这笔钱,不拿也罢。”
李思点点头,把嘴巴凑到李弘耳边道:“我知道,消息已经传给了李贤。”
李弘瞅着李思道:“这是佛门的反击你看不出来?”
李思点头道:“知道啊。”
李弘坐直了身子道:“知道?知道你还干这种吃里爬外的事情?”
李思理直气壮地道:“我啥都没干。”
李弘想了一会叹口气道:“李贤也是皇族,也是父皇的儿子。”
李思笑道:“玄奘大师帮助过我无数次,我帮他一次也不算什么稀奇事,再说了,要不是少林寺的和尚们太蠢,玄奘大师也不会想到我。”
李弘点点头道:“这也说的过去,不过啊,你如果要做,就做的彻底干净,别被人抓住尾巴,另外,五万贯少了点,不足以引起李贤更大的贪心。”
李思笑吟吟地道:“所以,我说的是二十八万贯。”
第一百三十六章 无处不在的太子教
玄奘大师准备花七万贯想要摆平的事情,现在被李思抬价到了二十八万贯。
所以,玄奘大师原本想要节省二十一万贯,现在,则没得省了,智深大师还是要掏出二十八万贯,才能免去这一次的灾难。
事实上,这二十八万贯钱,并非是少林寺一家出,而是整个郑州境内的寺庙,道观,以及波斯教,大食教等等宗教门派都要出的钱。
这一次李治没有用拉拢一个打击一个的法子来做事情,相反,他对天下宗教使用了非常公平的策略——那就是每家都需要被抑制,谁都休想逃脱。
只是少林寺属于郑州境内最大的寺庙,被选出来当发言人了。
就在太子李弘带着四个小的,在驻地厨房煮肉吃的时候,李贤满怀信心的开始游说自己的父亲,跟名义上的母亲,希望他们能够抱着慈悲以及教化天下人,安定天下人的心态,来面对宗教,继而不要收紧限制宗教的口子。
“……老子,亦孔氏之遗流也,下得以相抗,又况杨墨申韩,刑名纵横之说,其迭相訾毁,抵牾而不合者,可胜言耶?然皆有以佐世。太史公没,其后有释氏,固学者之所以怪骇舛逆,其尤者也……”
李治,武媚两人端坐在锦塌上,听着李贤之乎者也的进言,良久之后,李治对李贤道:“儿且归,朕自有论断。”
李贤见父皇面目慈祥,以为自己的进言有了效果,就得意洋洋的离开了。
李治瞅着武媚道:“你方才听明白他说的话了吗?”
武媚道:“不难,雍王贤很有见地,他认为老子、孔子以及杨墨申韩,刑名纵横,皆有补于世,并不相矛盾,不同之处则仁者见仁而已。至于佛教,也是同理,且佛教并不完全与儒家相违背,其教人,始以性善,终以性善,不假耘锄,本其静矣,与儒家孝义根本相通,所以,他规劝陛下莫要对佛门道门,乃至天下好的宗教不要一概视之,应该区别对待,比如对于佛门就该大开方便之门云云。”
李治又道:“你说他明不明白朕这样做的大义所在?”
武媚敷衍的道:“大概是知道吧,毕竟,只要不太笨,就能看出来陛下这样做是在为李氏独尊天下做的一些准备。”
李治呲着牙齿道:“朕以为他不知道呢。”
武媚嗤的笑了一声道:“被二十八万贯钱给迷住了心窍。”
李治瞅着武媚道:“你没有误导他吗?”
武媚摇头道:“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