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饭过后,其他人都有事情离开了,只剩下林鸿一人跟着吴飞去MIT无线电协会,张欣下午也有事情,她表示已经对MIT无线电协会熟得不能再熟悉了。
他们根本就无法理解林鸿和吴飞他们为什么会对无线电如此痴迷。
吴飞一边走,一边向林鸿介绍MIT无线电协会的一些事情。
“MIT无线电协会的呼号是W1MX,这个是集体呼号。协会成立的时间很早,可以追溯到1909年,是米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业余无线电台。那个时候,中国还没开始辛亥革命呢。”
不得不说,从那个时候起,中国在这些方面就已经落后西方太多了。
“协会里面的成员,主要是MIT的学生,教师,还有员工。”
吴飞和林鸿两人来到了麻省理工学院的WalkerMemorial大楼。
“W1MX电台室位于这栋楼的三层358室,总共有两个电台艹作区。除了无线电协会,事实上在MIT,还有一个与其联系极为密切的组织,叫做MITUHF中继协会,呼号为W1XM,W1MX主要活跃在短波,而W1XM活跃在VHF/UHF频段。
W1XM的艹作间在MIT最高的建筑GreenBuilding的顶层,那里有良好的视野,非常有利于UV波段的弱信号通信……”
吴飞详细地给林鸿介绍MIT中和无线电有关的一切。
因为今天是周末,整栋楼里倒没什么人,林鸿在路上都没碰到几个,只是在经过过道的时候,通过一些房间的门缝,可以偶尔看到房间里面偶尔有些人在忙着自己的事情。
有的在黑板上演算着什么数学公式,有的则在实验室中做着实验。
他们来到三楼358室的一个区域。
林鸿完全被这个区域放置的设备给吸引住了,他发现,比起这里的设备来,自己以前见过的那些设备都是渣,这才是火腿所使用的神器级设备啊!
“竟然是Ten-TecOrion和Ten-TecOrionII型专业电台!”林鸿感叹道。
麻省理工学院就是有钱,这两台设备可是业余无线电设备中的极品装置,甚至达到了专业级别,用来搞业余无线通信,实在是有点过于奢侈了。
“是啊。这两台设备其实才更新换代没多久,这里是一号艹作区,以前的旧设备放到隔壁357工作间了。”吴飞介绍道,“这两台设备各配有一套千瓦级功放,两套设备可以同时工作。而天线包括一套HF定向天线以及160m波段全尺寸偶极天线。”
除了这些设备,自然还少不了计算机。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无线电和计算机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计算机从刚开始辅助电台通信,甚至有为主要设备的趋势,绝大部分之前电台专用硬件才能完成的功能,计算机都可以胜任了。
太豪华了,太奢侈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