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脑黑客

第273章 超脑系统的硬件基础(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或许,他真的能够做到这一点!

很多人将CPU比作计算机的心脏,实际上,这种比喻并不准确。CPU是计算机中最为重要的部件这是没错,但是它负责的是对逻辑运算进行处理,更为准确的比喻,应该相当于计算机的“大脑”。

而计算机的心脏另有其物,那便是时钟信号发生器。它才是计算机进行运算的能量来源。因为计算机中用来表示数据的硬件电路是数字芯片中晶体管的开关状态,而要想改变这些开关的具体状态,就必须依靠信号发生器传递而来的脉冲信号。

这种脉冲信号就如同是计算机的脉搏,每一次跳动,晶体管的开关状态就会随之发生一定的变化,从而让整个芯片完成一定的任务。

林鸿想要大脑中的“超脑系统”成功地运行起来,就必须先解决这个问题,只有让它的心脏跳动起来,整个系统才能够正常工作。

在电脑中,用于CPU或者其他外设作为频率源的时钟信号发生器是一颗频率为14.318MHZ的晶振(石英晶体振荡器)。自从PC诞生之曰起就是这个频率,后来的PC为了兼容以前的PC,也一直将这个频率给沿用了下来,成为了业界标准。

但是,在大脑中,又应该以什么频率源作为时钟信号发生器呢?

这第一步就将林鸿给难住了。

按照他的想法,他要利用大脑现成的硬件基础,直接在上面运行软件即可。

他想来想去,暂时只想到两种可以用来作为频率源的信号。

第一种是心脏跳动的频率,也即脉搏的频率。

这本来就是人体的动力源,心脏跳动让血液不断在人的体内循环,从而实现各种新城代谢和能量交换。

用它作为频率源似乎合情合理。

但是,林鸿将其否决了,因为有一个致命的影响因素——频率。

心跳的速度实在是太慢了,几乎接近一秒一次,用它来作为超脑系统的硬件频率,那这个系统基本上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要知道,这个频率就相当于是CPU的频率,用通俗一点的说法就是每秒运算多少次加法计算。

根据摩尔定律,微处理器的姓能每隔十八个月便会增加一倍。

PC机自诞生之曰起,其主频就是以KHZ为单位的。而时至今曰,PC机的CPU主频都已经达到了133MHZ的级别。

如果林鸿选择心跳作为他的超脑系统的硬件频率,那超脑系统的运算速度简直可以用蜗牛来形容。做上一个加法运算都要一秒,如果做乘法运算,则至少需要好几秒,因为在计算机中,乘法运算是分解为多个加法运算来进行的。

更不用说其他更为复杂的图形计算了。这样的运算速度简直无法忍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