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种地日常

清穿之种地日常 第199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安清听到这话,忍不住露出了痛苦面具。
行吧,行吧,歇会就歇会,反正也不在乎这一时半会的,总比晚上回来被胤祺念叨的好。
安清放下手中的笔,起身离开了桌案,但离开时还是没忍住瞪了翠柳一眼:“你这丫头,到底谁是你主子啊。”
动不动就打她的小报告,哼~她哪里还有半点主子的威严。
翠柳耸了耸肩,很是理所当然那地回道:“谁有道理,我就听谁的啊。”
安清懒得搭理她,径自来到了窗前,扭扭脖子,转转腰,简单做了一下伸展运动。
“主子,我发现你和贝勒爷最近好像有些不一样了?”翠柳突然凑了过来,说道。
安清顿了下,有些诧异地看向她,“哪里不一样了?”
翠柳挠了挠头,也有些说不上来,“就是感觉吧,你们的眼神好像不太一样了。”
还有两人相处时的那种氛围,就怎么说呢,比以前黏糊多了。
有吗?
自从胤祺挑破这层窗户纸后,安清觉得他们之间好像也没什么变化吧,除了偶尔床上之事会稍稍放纵些,旁的好像都和以前一样啊。
但这也没什么不好的,相比于那种轰轰烈烈的爱情,她还是比较喜欢细水长流般的感觉。
至于以后的事,以后再说便是。
就像胤祺说的那般,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吧。
*
转眼便到了康熙四十八年的三月,近来朝堂上的局势又越发紧张了起来,因为康熙起了复立太子的念头。
在此之前,康熙已经为了复立太子做了许多铺垫,大阿哥被圈禁,八阿哥被革爵了,甚至还疯狂暗示众大臣。
然而,这次复立太子之事却未能如康熙预料的发展,就在他提出让群臣们推选出新太子后,向来最是擅长揣摩康熙心意的朝臣,却还是集体举荐了八阿哥。
经过两次投票后,结果皆是如此,康熙只能以八阿哥刚犯了错,再加上其母出身微贱给否决了。
眼瞧着不能按照自己的预期走,最后实在是没有法子了,康熙只能以孝庄太后给他托梦让他复立太子的借口,凭借着他多年的威望,硬是压下一众朝臣,重新复立了太子。
随即为了安抚其余皇子,进行了康熙年间的第二次大封皇子。
将皇三子、皇四子、皇五子晋封为亲王,皇七子和皇十子封为郡王,皇九子、皇十二子、皇十四子封为贝子。
同年十月,则进行了正式册封,胤祺被封为了和硕恒亲王,曾经的五贝勒府,也正式改成了恒亲王府。
第141章 五福晋141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又到了一年之中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之时,城郊外的皇庄上的春耕插秧季正进行的如火如荼,农人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在田间地头,到处都是一副生机盎然的景象。
皇庄的一块试验田边,安清指导庄子上的人进行插秧,这块地里的水稻是她今年的试验新品种,对此自是要十分上心才好。
好在她这庄子上的人都是种田老手了,基本稍微提点下即可,倒也不用费多少功夫。
安清这边刚忙完手头的活计,一回头,恰好看到不远处稻田里的祝敦和雅利奇,她眉头不由皱了起来。
他们是什么时候下到地里去的啊?
安清边朝那边走去,边发出了老母亲无奈的咆哮:“祝敦、雅利奇,你们在干什么呢?”
这两个小崽子如今三岁了,正是闲不住的年龄,稍稍一会看不住就能上房揭瓦。
不过,祝敦倒还好些,这个孩子性子慢,破坏力相对来说也没这么强,但雅利奇这丫头就不行了,她那性子真的如脱了缰的野马似的,一旦疯跑起来,安清有时候都追不上她。
“额娘,我们在学插秧呢,你快来看呀。”雅利奇挥着她的小胖手,扯着嗓门冲着她额娘喊道。
那语气中的得意隔着老远都能听到。
安清走近一瞧,看着那田里七扭八歪、乱七八糟的秧苗,忍不住扶额,这丫头还好意思显摆。
但祝敦面前那块稻田竟意外的不错,那齐排排的秧苗,还真搞得挺有模有样的。
“祝敦,这些都是你插的吗?”安清问道。
祝敦老实地点了点头,然后指着旁边的农人,回道:“是的,额娘,是我和妹妹跟着伯伯婶婶们学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