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之路[慢穿]

成长之路[慢穿] 第166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第二年的时候,康熙进行第三次南巡,去巡视黄河河堤以及在江宁那边进行阅兵,在这样的事情上,就不会再带太多女眷一起出行了。
黄、淮连年溃决,让下面的老百姓经常被淹没,造成巨大的损失,以前每年在黄河河堤建设上面,朝挺方面就花费数百万的银两去修建,可仍然经常决堤,给朝廷和老百姓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为了能够更好的修建河道,同时也是为了安抚两岸遭受了水灾的老百姓,康熙这才决定去巡视黄河、淮河的那些堤坝,看看要怎么修筑河堤?
毕竟朝廷这边花费了这么多银两在两河上面,但却一点成效都没有,压力也是非常大的,康熙这次带着擅长修建河道的专业人士,仔细的沿着两河的河堤查看了一遍。
陶长安作为诚郡王,这次也被康熙带出来了。
看到两岸那些老百姓遭受了这样多的洪灾,那惨状真是让人感到触目惊心,陶长安到底也只是一个普通人,看到这样的情况以后,他就开始考虑要怎么把水泥配方带到大清这边了。
毕竟要是有水泥可以帮忙稳固住河堤的话,两岸的老百姓就不用在连年的遭受家园被毁的灾难了。
水泥配方这个事情毕竟十分重要,陶长安安排好了人手,让他们装作是商队刚刚从海外获得的配方,特地回来献给大清的。
康熙这次南巡,也是亲眼见识到了洪水的危害,他没想到还没等自己巡视完河堤,就有人特地过来献上水泥这样可以解决河堤稳固性问题的好东西来?
在亲眼见识到了水泥的好处以及低廉的成本后,康熙更是龙颜大悦,重重的奖赏了那从海外获得这样好东西的商队,还给领头的封了一个五品的下官来当,让他负责指导水泥的制作!
康熙当初决定开放海禁,允许出海以后,居然能够给自己带来水泥这样的好东西,这确实算是意外之喜了。
因为这个商队是以前跟陶长安那边的商队合作过的,那个商队的队长其实也是陶长安安排的人。
反正好处最后都会落到自己这边,陶长安安排起人手来,就比较爽快了。
看到康熙很快就安排好人手,去制作更多的水泥,并且还运用在了修路上面,举一反三的把水泥的功用做到了极致。
胤礽那边看到又是一个新出现的东西,也只以为水泥真的是那些商队在海外意外发现的好东西。
毕竟要不是他们经常的派人到海外去进行贸易,其他商队也不会跟风一起去。
水泥的出现,估计就是他们无意当中引出来的结果。
反正胤礽上辈子的时候,一直被困在皇宫里面,并不知道海外有没有水泥这样的东西出现?
第238章
如今可能是自己重生引发的蝴蝶效应, 大清在很多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幸好这些变化都是往好的方向发展,很多事情甚至自己也掺和了一脚。
因为新事物的出现并不都在一个人身上,而是随即的出现在某个人身上, 胤礽也没有怀疑这些事情跟陶长安有关系?
不过水泥确实是一个好东西, 在工部那边研究了各种水泥的用法以后,大清各方面基础设施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因为水泥制作成本十分低廉, 在保证了黄河淮河那边堤坝的用量以后, 京城这边率先在各个街道上铺起了水泥路。
平整光滑的水泥路, 让马车行驶在上面的时候, 平稳了很多, 受到了各方面人的一致好评。
虽然这个时代还没有钢筋的出现,不过治铁技术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当初为了改进船只, 陶长安可是特地引导了那些治铁人员提高了治铁技术, 让铁器里面的含铁量得到了十分大的提高。
不过大清这边的治铁技术到底比较差,铺路和修筑堤坝的时候, 还没有奢侈到可以用那些铁器一起修筑到堤坝和路面上的。
即使没有铁器加固堤坝和路面, 但可不能够小看这个时候人们的聪明才智,除了往水泥里面搅拌沙子和石子以外,还往里面加了一些可以更好凝固堤坝和路面的材料进去, 让堤坝和路面可以使用的寿命更加长。
要不是看到了两岸老百姓遭受洪水之苦, 估计陶长安还不会那么快的把水泥这个东西拿出来, 如今见康熙把水泥这个好东西利用到极致, 陶长安看了还是感到十分高兴的, 算是没有枉费自己免费拿出水泥的初衷了。
胤礽这次也是跟着一起出来了, 并没有留在京城那边留守, 看到老百姓受苦他也是有所触动的,不过既然如今已经有了水泥这个好东西,接下来的事情自然有康熙安排,胤礽对康熙的能力还是非常肯定的。
想到今年老三就是因为敏妃过世却在没注意,居然在百日里面剃了头,被康熙这个皇阿玛把老三从郡王爵位降成贝勒的事情,胤礽就忍不住反复在陶长安耳边念叨,让他要注意这些礼节的问题,可不能够在这些方面犯了康熙的忌讳!
陶长安本来还没有注意到这一年对原主来说的特殊性,被胤礽这么反复的一提醒,就想起来原主那个时候平白丢掉一个爵位的事情来了。
只能够说原主没过百日就剃头这事做的确实不对,还平白跟老十三结了仇,简直就是得不偿失。
尽管这里面可能有被人算计了的原因,但跟原主的粗心大意也有点关系。其实陶长安也没有注意到后宫当中敏妃过世跟自己有多大的关系,毕竟他跟后宫的宫妃可不熟。
但好歹是老十三的额娘,人家正在悲伤的关头,原主这个时候表现出对死者的不尊重,可不就是妥妥的把老十三的仇恨值给吸引过来了嘛!
如今换成了陶长安自己,从南巡回京以后,在胤礽不放心的叮嘱下陶长安肯定是不会犯这样低级错误的。
没有了这事,郡王的爵位仍然牢牢的呆在陶长安头上,可没给其他人笑话自己的机会。
南巡回来没多久,永定河那边也出现了决堤的情况,因为有水泥这样的好东西出现,康熙就下令全速生产水泥供应黄河淮河以及永定河这些洪水比较泛滥的地方,先修筑堤坝。
考虑到地下人可能出现偷工减料或者隐瞒不报的情况,康熙还命令胤褆这个长子带领八旗将士一起修筑堤坝,加快那边工程的进程,尽量减少洪水对老百姓的影响。
胤褆的性子比较直率,做不来那种弯弯绕绕的事情,有他在永定河那边看着,康熙还是比较放心的,至于胤礽这个太子,康熙可不放心让一国储君去做这些事情,万一被那些反贼抓住机会进行刺杀,可就不好处理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