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利益和权势稳固的感情,才能够维持得更加持久和稳固,轻易不会发生改变。
不能够说陶长安对感情太过悲观,只是他见过太多的事情,让他明白人有时候不能够太过乐观,以为能够靠感情就可以战胜一切。
不是说这样的例子没有,只是这样的比例实在是太少了。
先把自己能够把握住的东西把握在手里,至于真挚的感情,要是能够碰见那最好,要是没有遇到,那也是正常的,好好的过好自己的日子就可以了。
陶长安自己可以不强求,可是对于那边的胤礽来说,这不是强求不强求的事情了。
他从小没了额娘,来着身边待他最好最亲近,疼爱爱着宠着自己之人的背叛,才是让他最难过伤心的。
要是换成任何其他人,胤礽估计也就不会那么难受了。
康熙听到下面的人禀报太子那边什么人都不见的消息,也只是微微沉默了一瞬。
既然已经做了决定,康熙就只能够逼着自己硬起心肠了。
经过这一次事情,康熙和胤礽父子两个之间的感情发生了十分巨大的改变,双方对此也是心知肚明,只是没有拿到台面上说而已。
从这个时候开始,胤礽已经不在把康熙看成是自己的亲人,而是一个时刻想要废掉自己太子之位的敌人了。
父子关系的紧张,就是稍微有点政治敏感度的人,都能够察觉到了,可对于太子,大家普遍都不是很有信心。
毕竟康熙在位多年,他还是皇上,手里拥有的能量那是胤礽这个才成长起来的太子根本无法比拟的。
既然大家都已经察觉到了皇上想要废掉太子的心思了,上有所好下必从焉,朝中那些大臣在察觉到皇上的心意以后,就纷纷开始从各个方面弹劾起太子党的人了。
被这么多人围攻,索额图那是忙得焦头烂额啊,他也没有想到皇上会这么快就容不下太子了,这对太子一系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噩耗!
毕竟他们势力再大,也不能够直接跟皇上对抗吧?
以前太子一系的人跟着胤礽,也只不过是觉得他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以后肯定会继承皇位,他们跟着太子走就算是提前站队,以后说不定还能够混一个从龙之功呢!
可如今明摆着太子一系不受皇上待见,康熙和胤礽的父子关系十分紧张,他们要是再跟在太子一系这边站队,估计别说有什么从龙之功了,可能小命都要保不住了。
尽管这个时候康熙和胤礽他们还在热河这边,但朝堂上已经开始波涛汹涌起来了,各方阵营的人开始暗自较量并十分默契的先向太子一系的人马发起攻势,务必要尽快清除干净太子一系的人,等太子倒台以后,才是他们这些人开始真正较量角逐的时候了。
康熙之前不明着对太子一系动手,就是怕引起朝野震荡,毕竟这些年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的,
第253章
康熙都推了不少人到太子一系的阵营当中, 有一些人本来是不愿意站队的,可康熙当初为了稳固太子的地位,那是下旨让不少人跟东宫这边扯上了不浅的关系。
东宫那边的詹事府可是有不少拥有正式品级的官员在那里办差的,要是一下子把太子一系的人都给清除了, 造成的影响和损失也太大了, 这不是康熙愿意看到的。
可如今康熙已经是骑虎难下了,太子如今已经明白自己有了废太子之位的心思了, 跟自己自然不会是同一个心思了, 这让康熙顿时感到有点不好处理了。
本来康熙是想搞一个意外把太子给废了的, 如今弄得满朝文武都知道自己有心思废太子了, 很多事情跟他原本预想的不同了。
本来他还能够把影响降到最低, 可如今大家都在睁大眼睛看自己是如何废太子的,这就让康熙更不好操作了。
毕竟太子是一国储君, 胤礽都当了二十几年太子了, 自己要是想废就废, 没有一个服众的理由,估计大家都是不会答应的。
以前要是大家不知道自己动了废太子的心思, 自己暗中动点手脚, 把锅推到其他人头上,那废太子的事情就跟自己没有关系,自己只是被太子伤透了心的父亲而已。
到时候处理起朝中那些太子一系的官员来, 也能够更加容易一点。
可惜太子胤礽这次太过机警了, 居然能提前察觉到不对劲...
康熙这个时候不知道自己应该为自己能够教育出这样出色的继承人感到高兴呢, 还是应该为没有成功设计到太子而感到难过了?
不过如今想那么多也没用了, 康熙如今需要做的就是想想应该怎么办才好了?
在康熙发愁的时候, 胤礽同样也在想自己以后应该怎么做才对?
毕竟如今几乎已经跟康熙闹翻了, 只是勉强维持住面上的平和而已。
自己处在这个位置, 对自己还是非常不利的。
可是如今让他立马就拖家带口的离开大清,去海外生活,胤礽又有点不大甘心了。
坐以待毙不是胤礽的风格,可是让他做点什么,胤礽又想不出自己应该怎么做?
尽管这个时候康熙想要废了自己的太子之位,但到底是自己亲手养大自己的父亲,让胤礽出手伤害康熙,胤礽还是做不到的。
尽管有人可能觉得胤礽有点心慈手软,但胤礽觉得对待康熙这个父亲,到底不能够跟对待其他敌人一样,直接下死手。
那应该怎么做,这就成了一个比较大的问题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