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车行驶速度慢, 从青大到郊区晃晃悠悠地走了两个多小时,闻月在车上小憩了一觉, 醒来时日头西斜,正好到达庄园外的车站。
从车站到堡楼还需要步行一段距离,闻月其实可以给陈妈打电话,让她找庄园的司机师傅出来接自己,但她不愿麻烦人,再者现在时近傍晚,太阳不晒,走一走路权当是锻炼身体了。
这个月份,江城还是酷暑,青城却已入了秋,庄园的草地开始泛黄,园子里的树木在秋风的吹拂下纷纷落叶,一些果树结出了沉甸甸的果实,看上去十分诱人。
闻月走走停停,在太阳完全落下前到了宅子。王瑾珍看见她,十分惊喜,立刻拉着她话家常。陈妈玩笑说闻月放假不来庄园,老太太想得很,每天都数着日子,就等她回来。
王瑾珍好不容易等闻月回了青城,拉着她呆在书房里不出来,直到晚上时间不早了,陈妈催她早点休息,老太太才止住了话头,不情愿地回房间睡觉。
王瑾珍走后,闻月还留在书房里。刚才老太太给她的论文提出了几个修改意见,她想趁热打铁,抓紧时间先修改了。
深夜总是灵感迸发,经过王瑾珍的点拨,闻月思路畅通,写起论文来得心应手。她沉浸其中,不知不觉就到了深夜。
陈妈见书房亮着灯,上楼来喊闻月早些睡,闻月一边应着,但又舍不得放下笔记本,怕今晚不写,明天就没了灵感。
纪则临开车到达庄园时,已经过凌晨了。他把车停进车库里,上楼后直接往客房走去,走到一半,又觉得自己脑子发昏了,现在这个点,闻月早就睡了。
今天晚上,要不是他给陈妈打了个电话,询问王瑾珍的身体情况,他都不知道闻月已经回了青城,还去了庄园。明明节前他和她说过,从江城回来后,要告诉他一声,结果她完全忘在了脑后。
或者不是忘记。
知道闻月在庄园,纪则临就从市里赶了过来,不过再怎么赶也来不及了,其实从市里出发时他就清楚今天是见不到她的,但他还是等不及要过来,至少明天一早,他能第一时间看到她。
两个小时的车程被压缩到了一个半,纪则临集中精神开了那么久的车,松懈下来倍感疲惫。他转身正打算回自己的房间,忽听到回廊的另一头有动静。
陈妈他们都睡在一楼,这么晚了,老太太总不至于还没睡。
纪则临思索片刻,很快,加快脚步拐了个弯,往回廊那头走过去。
闻月写着论文,一不小心将手边的书给碰落在地,她自己也被吓一跳,赶忙捡起书,小心地拍了拍书页上沾上的灰。
“这么晚了,还不睡?”
闻月才松一口气,又被突然冒出的声音吓住了。
纪则临走进书房里,看到闻月慌里慌张的模样,低笑一声,说道:“我听到声音,以为庄园里进贼了,所以过来看看。”
闻月看纪则临眼里带笑,就知道他说的是玩笑话,是拿她以前留宿庄园时错把他当贼的事来调侃。她顺了顺气儿,平复了下心跳,才解释道:“我在写论文。”
纪则临扫了眼书桌上的笔记本还有台灯,问:“怎么不把大灯打开?”
“陈妈会上来。”
“怕她念叨你?”
闻月心虚。
“你这行为,倒和纪书瑜打着手电筒躲在被窝里看动画片一样。”纪则临笑道。
“我是在学习。”闻月说完才反应过来,自己并不需要和纪则临解释什么,她不是纪书瑜,他也不是她的监护人。
夜深人静,庄园四周万籁俱寂,书房里只有一盏小台灯亮着,有限的光线把偌大的房间缩成了一个无限狭小的角落。
闻月这才意识到时间已经很晚了,深夜时分,她和纪则临单独待在一个空间里实在不合适。思及此,她合上笔记本,站起身正要离开书房,被纪则临拦下了。
闻月抬起头,刚要开口,就见纪则临抬手放在嘴边,做了个噤声的动作,低声道:“有人过来了。”
他说完,迅速地把台灯关掉,拉过闻月躲到书房的角落里。
书房外边有脚步声传来,好像是陈妈,她可能也是听到楼上有动静,上楼来查看的。
闻月莫名紧张,下意识屏住了呼吸,转念一想,他们为什么要躲?就算是熬夜,她都是成年人了,难道还怕陈妈不成?
闻月刚要动,纪则临低下头,在她耳边说道:“不怕陈妈念叨了?”
闻月耳朵一痒,身体不由自主地僵住了。
黑灯瞎火的,一男一女躲在书房里,陈妈看见了绝对会以为他们是在幽会。陈妈是好聊天的,她要是误会了,到了明天,庄园上下的人都会知道这事儿。
闻月觉得纪则临就是故意的,书房里刚才亮着一盏灯,就是被陈妈看见了也没什么,偏偏他把灯关了,还拉着她躲起来,这下被发现了是真的说也说不清。到了这地步,她只好静默,希望陈妈赶紧离开。
书房里没有灯光,月亮此时又被浮云遮蔽,室内一片昏暗。
陈妈走到书房门口,没看到里边有人,嘀咕了句“明明听到了动静”,她正要打开灯检查一下,脚边忽然蹿出了一只猫。她吓一跳,忙捂住心口抱怨道:“哎哟,原来是你这只祖宗,好好的猫窝不睡,怎么跑楼上来了。”
说完,陈妈怕那只英短又钻去别的地方作乱,便也没再想着去看看书房里有没有人,关上门后,直接追猫去了。
闻月心口一松,但怕陈妈没走远,还不敢动弹出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