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是达旦话夹杂着生硬的大齐官话,听起来不伦不类,但依然气势十足,场面热烈。
太子起身后,脸上没有半点儿羞愧、窘迫之色,反而腆着脸跟赵宁套近乎:
“赵将军,我已经准备好了宴席,好好给你赔罪,今晚你可一定要赏光啊!美酒美人管够,绝对能让赵将军难忘。”
说着,他还凑近了赵宁两分,眨了眨眼,邀功似的道:
“那一千万金里面,我可是出了整整一百万!可汗能答应给三万匹战马,也是我苦口婆心的劝说!
“赵将军,咱俩共患难过,可是过命的交情,我这个生死兄弟,你不能不认吧?”
赵宁哑然失笑。他是真的佩服对方的脸皮。
不,对方根本就没有脸。
......
达旦部的事情收尾后,雁门军班师南归。而这时,朝廷核定军功的官吏们也到了。
第二三六章 你也配?(上)
核定军功的官吏,主要在凤鸣山活动,这里是战场,而且是唯一战场。
但依照常理,这些官吏本不必到战争发生地,战损有兵册、账簿、实物,斩获有敌人首级凭证。
他们这回到凤鸣山来,明显别有用意。
赵宁从达旦部出发晚——主要是一直在被宴请——他来到凤鸣山时,一群趾高气扬的文官,正在白风口主阵山包附近,观望附近的地势。
为首的青年官员身着绯袍,不时对着主阵山包指指点点。
驻守在这里的雁门军将领,带着军中书记官,跟在这名神色倨傲,根本不拿正眼看他们的官员身旁,黑着脸给对方解说当日战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