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强作为比亚迪的总经理助理兼任代工事业部的负责人,一身的利益自然也都是跟比亚迪息息相关。
眼看着曹阳的一条员工数量突破20万的微博就引起了那么大的反响,他肯定也是有点眼红的。
比亚迪的员工数量更多啊。
大家也可以把眼神转过来。
“我们虽然员工数量比南山系多,但是员工的平均薪酬不到人家的一半,这要是大规模的去宣传,好像也不是很好?”
王福有点纠结的反问了一句。
比亚迪的利润率肯定是没有办法跟南山系相比的。
国内任何一个工业企业,都是没有办法跟南山系去比收益的。
毕竟,人家走的是靠技术拿单的路线,这个路不是一般的企业能够走得通的。
“作为上市公司,我们每年的报表上面都是会有相关的数据的。”
“哪怕是我们不去宣传,有心人也能看到相关的数据。”
“甚至一些别有用心的竞争对手还有可能利用这些信息来做手脚。”
钟强觉得王福的担心是多余的。
国内有几家公司可以跟南山系比福利待遇的?
哪怕是同在一个城市的华威和企鹅,也就只能跟南山系的一部分公司比待遇。
真要是跟人家高收入的事业部比,那是不好比。
毕竟像是南山半导体,里面不少员工都是从外海挖过来的,那些人的待遇都是跟海外看齐的。
2012年的时候,华夏的整体待遇水平跟海外一些市场的待遇水平,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这个差距,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才能慢慢的拉近。
“你说的也对,财报一公布,其实什么信息都知道了。”
“只不过没有专门把这部分单独拎出来宣传的话,大部分人都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王福也不是一个不听劝的人。
钟强说的话有道理,那自然就要接受了。
很快的,王福就在自己的官微和比亚迪的官微上面更新了一条内容。
【1995~2012,很快比亚迪就要迎来自己的成年礼,一路走来,感谢消费者和客户的支持,如今员工数量突破36万,我们会继续努力!】
微博的内容跟曹阳发的有那么几分相似之处。
眼尖的网友自然也是很快就发现了。
“我迪子已经有36万人了啊?牛啊!”
“迪哥牛掰,没想到居然养活了那么多人。”
“是谁说自主品牌车企不行的?单单看人家养活了那么多员工,就值得支持啊。”
“厉害了,居然比南山系还多了十几万员工!”
“我查了一下,这36万员工里头,有22万都是代工相关的员工,这些人严格说来都不能算是比亚迪的人吧?”
“楼上的,哪怕是把这22万人拿掉,比亚迪也还有14万人啊,已经很不错了。”
“确实如此,这个规模的企业,全国也是不多的。”
“比亚迪的汽车,我觉得越来越好看了,值得购买啊。”
“看来我们家的f3,也为比亚迪的36万名员工做了一点贡献啊。”
“支持华夏自主品牌车企,就是支持我们自己的就业!”
……
各种各样的评论,同样是让比亚迪火了一把。
在微博热搜上,虽然这个话题的热度没有超过南山系,但也算是排名比较高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