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99做汽车巨头

重生99做汽车巨头 第1243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南山集团就算是家大业大,也经不起每年新增那么多员工的折腾啊。
不客气的说,单单是这五万人的薪酬支出,每年就要去到上百亿人民币了。
毕竟对于员工来说,每个月到手的可能不是很多。
但是对于公司来说,各种社保、公积金的加上去,成本就高很多了。
像是南山集团这种老老实实的按照相关规定缴纳社保、医保和公积金的单位,公司支出的人工成本会比员工实际拿到手的现金高了一大截。
不说其他的,单单社保和医保等保险这一块,就是百分之三十的占比。
这百分之三十的支出,员工几乎是没有什么获得感的。
事实上作为最大头的公司为员工缴纳的社保,也确实是跟员工没有太多的关系。
因为公司缴纳的这部分是进入到了统筹账户,你就是一个月额外缴纳一万块,员工退休的时候也没有太大的影响。
当然了,严格说来,缴费的基数高了,最终退休的时候退休金也会高一些。
但是这部分主要是跟个人的缴费相挂钩的。
可想而知,对于企业来说,这部分的负担有多重了。
关键是这些钱交出去了,员工还不领情啊。
“五大集团都有一些比较大的招聘动作,其中南山汽车集团和荣耀科技集团的招聘人数都超过了一万人,南山能源集团和启明星科技集团紧随其后,也就南山传媒集团校招的人数相对少一些,还不到5000人。”
刘友梅快速的打开了ppt,给曹阳展示了一下各个集团以及下属公司的招聘计划。
曹阳很重视研发工作,这就必然会导致各个分公司的负责人都把研发工作看的很重。
要认真搞研发的话,其实对于人才的需求是非常大的。
特别是一些创新性的研发工作,根本就不是三五个人就能轻易搞定的。
当然了,某个发明,也许是偶然之间就搞出来了。
但是大公司肯定不是靠偶然间的一个发明存活下去的,它必须用无数的人力和物力去堆积,依靠正常的规律发展来获得研究成果。
这样子需要的人员就很多了。
就以南山汽车集团为例,单单从原本的智能网联中心分过来的负责汽车相关业务人研发人员数量就超过1万人了。
而原本的智能网联中心,还有手机操作系统等手机软件相关的业务,这部分人研发人员的数量,也马上要突破一万人大关了。
至于南山半导体那边的研发人员比例就更高了。
全公司的人员当中,四成都是从事研发工作的技术人员。
为何华夏很多企业只能靠着模仿借鉴来慢慢的发展,积累到了一定程度才敢去搞自己的研发?
因为研发太烧钱了,烧不起!
只有先活下去了,然后才会去想着怎么更好的发展。
要不然企业还没有做大做强,资金就用在研发上面烧光了,企业也就只能等着倒闭了。
“五个集团既然已经拆分了,那就不要一起搞校园招聘了。”
“总数突破了五万人,那就干脆每个集团招募的人员数量都按照超过一万人就更新。”
“已经达标的就不用再修改,像是南山能源集团和启明星科技集团,完全可以再多招一些人员去搞研发。”
“基础材料的研发,有的时候就是一场人海战术,通过不断的积累各种数据寻找突破。”
“至于启明星,那更是今后发展的重点,以后对于各项人才的需求绝对是非常旺盛的。”
各个公司每年挣了那么多钱,不把它利用在企业发展上面,存在银行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毕竟只要保证了充裕的现金流,其他资金放在那里吃利息就很浪费了。
哪怕是曹阳自己不着急,各个银行也着急。
他们还想着让南山系的各个集团多找它们贷款呢。
如果南山系的各个公司,账面上都有大量的现金躺在那里的话,怎么可能找它们去贷款呢?
“那南山传媒集团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