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叔公家挣了几十两,纪元也拿了不少银钱。
这么好的买卖,安叔公今年肯定还做。
虽说现在秋收都没结束,漫山的草足够牛羊吃的,但凡事都要提前去做,他们要提前做好准备。
纪元回村一趟,目的之一也是这个。
青储料是他一年以来挣钱最多的地方。
若不是去年卖了饲料,他在县学读书肯定更加抠搜。
有着去年的先例,安叔公心里已经有谱:“去年卖出去九千斤,今年肯定只多不少。”
“李家的指名还要,你上次说的牛家更是大户。”
“咱们村,还有隔壁村也在预订。”
“我估计,至少要做五万斤。”
去年吃了青储料的人户,都知道这些东西有多好。
谁家养牛谁知道。
他们村吃了青储料的牛,就算生了场病,拿出去也是比其他村子牛要壮的。
这种牛不仅租价高,干活也利落。
买过的人户自然还要买,其他看见的人,则一定要预定。
再来算算牛对青储料的消耗。
一头牛每天消耗的干料,基本是本身体重的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差不多二十斤到三十斤。
冬日差不多两三个月没青草,干湿料混着吃,一日一头牛也至少需要五斤青储料。
就李家五十多头牛加起来,冬日就预定两万五千斤的青储料。
这数量看着惊人,实际上湿料又压秤,算起来也不算多。
说五万斤,已经是最低限度了。
那可是牛,胃口大得很。
若要是喂马,估计数量更惊人。
纪元新交好的县城牛家,他家还有一百头牛,数量则更为惊人。
“五万斤?”纪元都被这个数字惊讶到,“那去年开的青储窖是不是太少了,至少要再开五倍了。”
安叔公信心满满。
他已经做好准备,还跟家里老小提前讲了。
去年他们家得到实惠,纪元的分账不谈,年底的时候安叔公家各房都分了银钱。
不止如此,去年过年的时候,抠门的安叔公还让安二娘子提高了家里伙食,给孩子们做了新衣。
有这种好处在,安家上下甚至都很期待。
“有去年挖青储窖的经验,今年挖得会更快,就在后山那。”
“不过挖窖的时候,还要你过来看看,若不合适,那一个窖都废了。”
安叔公越说越兴奋,用麦秆在土地上比画,告诉纪元他的想法。
这些事自然没问题,纪元点头:“好,等我回县城了,问问牛家具体要定多少斤。”
“咱们提前做好准备。”
一老一少两人坐在田间地头,把今年最重要的事给定下来。
想到即将到手的银钱,两人同时深吸口气。
终于又要挣钱了。
别看一年就这一回,但一回够吃一年!
青储料的事定下,分成自然跟去年一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