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考科举

穿越考科举 第361节(1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都是他的成绩。
再说了,就算他考上三甲,未必不能做出一番成就出来。
纪元心里豁然开朗,不再思考后面的事。
再者退一万步说。
今年会试人才济济,说不定他认真考了,也还是落榜。
到时候老老实实去国子监读书,也不枉费这次认真努力。
“我们吃饭吧,吃过饭就回去读书,距离会试,也就剩四十五天了。”
四十五天,一个半月。
谁听了不觉得心慌。
考上了,就是进士,就能做官。
考不上,甚至还要“发配”到副榜,送到县学当夫子。
一天一地,云泥之别。
做了举人之后,就有车马仆从环绕。
要是做了进士,其荣耀不必多言。
他们吃饭速度快了些,旁边饭馆的学生们也一样。
就剩一个月半月。
这一个半月里,其他事情跟他们都没有关系。
除了读书就是读书。
早上寅时起床,先读文章,再看近几年的时文,多的上千篇,少的上百篇。
分析其他考生怎么写的,再看名家如何说的。
武营他们甚至弄来一份今年科举主考官的名单。
因是在京城考,所以没有监临官,直接从主考官开始算。
这并非作弊,而是备考学子们都会准备的。
今年的主考官人选,大概有两人。
一个是文渊阁大学士,兼任户部尚书,如今正三品的大员楚大学士。
另一个是文渊阁首辅,兼太子太傅,并兼吏部尚书,从二品的李首辅。
这两位都是翰林官,单看品级,就知道其位高权重。
他们之间也有些区别,楚大学士平日交际广泛,与江南一带的官员私交甚好。
今年五十六的他,能坐到这个位置,已经可以说是下任首辅的人选了。
李首辅出身名门,虽也是科举上来,但家学渊源,前朝起便是本地名门望族之一。
六十三的他,也快致仕了。
不过皇上的意思,让他干到七十五再走。
一般来说,到六十五差不多就该走,但李首辅身体还算能硬朗,估计撑到七十没问题。
可皇上却道,等他七十五才放他回乡。
别人怎么想不知道,但楚大学士估计想哭出声。
武营介绍这两位考官的时候,也顺便说了这些八卦。
两位主考官性格不同,出的题目自然也不同。
楚大学士注重人治,强调有才者方能治国。
李首辅看重民生,认为有才者也要有德。
这都是大家私下总结的,具体如何,谁也不知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