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同僚们想摸鱼。
另一方面,首辅还等着看成绩呢!
还好,庶吉士选拔的问答少,参与的人也不多。
等到七月十一,三十五份试卷已经出来了。
其他的全都归档无用。
这三十五份里,最后挑出三十份。
纪元跟着全程,算是发现阅卷到底有多难。
为一份卷子争得面红耳赤也是有的。
但真正困倦的时候,大家扫一眼就过去。
既看实力,也看运气。
不管怎么样,这三十五份,绝对是上乘的了。
纪元在这里面还看到几个熟人。
倒不是他故意要看,而是好友们的字,简直一目了然。
其中董康跟白和尚是进了的。
还有建孟府化远三十四年的章解元,如今的章进士。
高老四文章没看到,不知是没进还是没看到。
纪元抱着这些文章,跟侍读学士去见李首辅。
纪元甚至算了算日子,自己跟李首辅六月二十七约好,每日可问三个问题。
如今是七月初十。
整整十三天!
也就是三十九个问题!
不过此时,重点肯定还是庶吉士选拔。
剩下的气氛就轻松很多,纪元站着伺候笔墨,跟着打打下手。
太子挑了几份不错的出来。
李首辅也挑了几张,还有余下五张卷子,作为候补封存。
至此,今年的庶吉士选拔,彻底结束。
优中选优再选优。
除去一甲前三之外,这三十人,便是今年之最了。
这些人也不用排名,全都是翰林院的庶吉士。
也就是说,他们的实习单位换成翰林院了。
名单放出去,“考”上的人自然欣喜若狂。
其他人则各有不同。
考试的时候,高老四甚至已经知道这个结果,本人也不难过。
董康还安慰了几句,他算是礼部的“刺头”了,现在他一走,大家都松口气。
白和尚,章解元章进士也都进了翰林院,成了庶吉士。
正好纪元从考场回来,办完这样一个差事,他可以休息三天时间。
众人干脆在纪元家小聚,董康财大气粗,还买了些京城有名的吃食。
既然是庆贺大家进翰林院,也是安慰高老四,更是迎接纪元。
董康还道:“三日后,我们就去翰林院做事,纪元就是我们的顶头上司了。”
纪元挑眉:“那边不少事等着你们做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