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看来,肯定不会换了啊,咱们滇州府要出第一个女学政了。”
“厉害啊。”
永康元年,五月初。
滇州府,武新府两边的学政下了令,聘请探花之女程亦珊,作为宁安州州学的学政。
什么家学渊源,什么才华横溢,什么学富五车,溢美之词比比皆是。
暗地里不少从中出力的闺阁女儿们松口气。
程亦珊果然聪明,种种关节都想到了。
比如武新府学政刻板,滇州府学政开明,还有知府的态度,通判的态度等等。
可哪家人户里没有女儿,没有妻子呢。
不管她们心里如何想,但也乐见于一个女子走出来。
让那些老顽固老学究们闭嘴吧。
不管怎么样。
宁安州第一位学政程亦珊,穿上官服,她如今也是从六品的正式官员了。
永康元年,似乎是一个处处都在变化的年份。
四月份了。
河西府上一茬橡胶草已经收获。
新一季的橡胶草则在种植。
今年的河西府,各地都在开荒,在不影响正常耕种的情况下,各家各户都在种橡胶草。
完全不用担心种得太多,大家只会觉得种得不够。
因为肃州三月份的橡胶草刚刚收获,就被肃州各处橡胶作坊收走了!
大大小小几十家作坊,都得了肃州官府的教导,都会提炼橡胶。
如果不想给别人,那自家也可以提炼橡胶。
提炼出来的生橡胶被肃州衙门统一收购,批量做成熟橡胶。
而这批货物刚出来,就被抢购一空。
生橡胶都那样好用了。
熟橡胶还用得着说?
而且这价格也稳定的很,肃州官府根本不允许太高价格,也不准私自专卖。
还放话道:“以后橡胶之物,只是平常,若今日抬高价格,以后人人都要多出几倍的价格。”
反正意思是,这东西现在稀奇,以后却是稀松平常。
仗着一时新鲜,抬高价格,以后吃亏的是你们自己!
其中看橡胶种子的前车之鉴就明白了。
稳定物价这方面,纪元很有一手。
但是肃州,乃至河西府可以不抬价。
可东西运到其他地方,纪大人还能管得着?
有这种想法的不止一个人,甚至还有人打算卖到滇州府去,滇州府那边总做不了熟橡胶吧?
这不是大赚一笔。
可这些人,都亏的血本无归。
因为人家滇州府,也有处理生橡胶的方法。
防的就是你们这些人!
千里迢迢运过去,又有什么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