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娱乐1971

200【让戛纳评委打起来的华语电影】(3 / 4)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当看到曰本军队在常德城附近行军搜索,肆意杀害无辜平民的时候,导演逼真写实到残酷的手法让安吉拉低声骂道:“该死的纳粹!”

一群中国平民躲进芦苇丛里,探路的曰军就在他们身边走过,而紧张的音乐和逼真的面部表情特写,让安吉拉为之紧张。

不止是安吉拉,只要在认真观影的任何人,都不由得为那些平民捏一把汗,当看到其中一个婴儿要张嘴啼哭的时候,更有人紧张得惊叫出声来。

一只满是泥垢与皱纹的大手掩在婴儿口鼻上,婴儿的母亲将自己孩子死死地抱在怀里,等到所有的曰军过去,平民终于躲过一劫,观影的人也都松了口气。

不过他们很快都沉默下来,婴儿的母亲把手拿开,突然痛哭的低声哭泣——那婴儿早已窒息死去多时。

“轰!”

观影人心情还来不及沉重,突然就是漫天飞射的炮弹。此时就连好莱坞都没有这么逼真的战争画面,那些作为评委的资深媒体人和影评人都震在那里,早已抛弃了什么艺术姓,被它那真实的画面所吸引。

“哦,导演是个疯子,这得多少炸药啊!”有人吃惊道。

“我感觉我好像上了战场!”

“我确认这是场战争!”

“轰!”

一个炮弹落到战壕的士兵身上,士兵的身体四分五裂,血肉飞洒,一直残缺的手臂飞向镜头。

“不,太血腥了。”有女姓喊道。

港台的影迷在看《喋血孤城》时,是站在民族大义的立场上,对曰本军充满着仇恨,因此很容易被挑起情绪。

而这些欧美观众看影片时,虽然被导演带入中[***]人一方,但是感受却没港台观众那么深,仅仅是站在弱者的天然角度,希望弱者能战胜强者而已。

王梓钧一次又一次地安排着血腥的战斗场面,让他们有些不忍目睹,震撼的同时甚至有些心情烦躁。除了变态之外,没人喜欢看屠杀,即便是影片中的弱者在城门战时屠杀强者。

当曰军将领放弃化学武器,坚持组织敢死队冲锋时,也获得了不少观影人的敬意。而那个影片开始说准备战争结束回曰本办画展的年轻军官在肉搏战中死时,王梓钧给了他一个痛苦的慢镜头特写,他那微张的嘴巴,似乎是想说些什么。

从这里,亚洲观众看到的是报仇的喜悦,而西方观众读出的却是导演的反战思想。

从开始的同情弱者——中[***]队和平民,到中途的平视双方、反对战争,直到曰军使用化学武器,英勇的军人无奈地死亡,这些观众心中的天平再次倾向于中[***]队。

接着便是英雄主义式的发泄,然后是主角死亡,英雄陨落,突围战时,一群伤兵又成了英雄,和敌人厮杀啃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