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娱乐1971

470【暴力美学与时代周刊】(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时间发生在20年之后,片中各种高科技道具让人眼前一亮,我看了电影之后,总是有一种未来就该如此的感觉。

我咨询过一位哈弗大学的教授,同时他也是一位电子工程师,他表示《喋血双雄》令他惊讶。用这位教授的话来说,扎克利.王是个科学天才,影片中表现的高科技产品,许多在现实中已经进入初步的研发阶段。扎克利.王,就是一个科学预言者……”

两人的影评一出,王梓钧在美国突然就有了“暴力美学大师”和“科学语言导演”的绰号。

而“暴力美学”一词,也正式进入了电影艺术领域。

1979年的新年,《夺面双雄》不仅吸引了无数普通观众走进影院,好莱坞几乎所有的商业电影导演都将目光投入到这部电影上。因为这部电影的许多手法,已经为他们打开了一扇扇动作片的大门。

南加大的电影学院,这里诞生了无数电影大师。

新学期开学的第一节课,授课的波利斯教授就把自己的学生带入了小放映室。

“我要给你们放一部伟大的电影!”波利斯让助教把放映机打开。

在这间隙里,学生们小声地议论着,纷纷猜测波利斯要放哪一部片子。

“吉姆,你说教授会放映哪部电影?”

“谁知道?波利斯已经让我们看了好多‘伟大的电影’。”

“我猜《洛奇》,上次教授就说这部电影很棒。”

“不,《洛奇》还称不上伟大,我猜应该是卓别林的电影吧。”

“……”

学生们正在讨论着,突然墙壁上的荧幕亮起来,虎啸龙吟的声音,提醒学生们这是一部D&T电影公司的影片。

“噢,细特,居然是《夺面双雄》!”

“见鬼,这部伟大的电影,居然是一部还在公映的新片……”

学生们嘈杂起来,不过倒也没反应过激。

事实上,南加大电影学院的老师们,给学生灌输的理念就是,票房是第一位,平时教学生的电影手法都是如何提高票房。当然,票房不是全部,南加大电影学院的可贵之处,就是还教学生在获得高票房的同时,电影最好还能在奥斯卡上拿奖。

《夺面双雄》叫好又叫做,自然符合南加大的电影理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