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钟谭在音乐节现场转了好几天,入他法眼的没几个,不过最后谈下来的就两个人。
一个是罗大佑,不过不是做歌手,而是进入滚石唱片公司做音乐制作人。这工作罗大佑并不陌生,几年来刘文正的电影歌曲大都是罗大佑在制作,算是他赚外快的一个兼职吧。
另一个人叫陈志升,年龄20岁,上个月刚辞去他高中毕业后的第四份工作——酒廊吧台,成为一位光荣的广告公司冲片员。这家伙在音乐节上唱了一首很烂的原创歌曲,差点被乐迷给扔鸡蛋赶下台。之所以段钟谭会招他进公司,不是因为看上他,而是因为陈志升这厮无意间听说段钟谭是唱片公司来招人的,也不问问是哪家唱片公司就死缠烂打地要进来。最后段钟谭实在受不了纠缠,勉强答应让他进公司打杂。
(顺便说一句,另一个时空,有个叫陈志升的家伙考唱片公司考了三次没进,后来改名叫陈升,一下子就进了综一唱片,成为刘家昌的助理。综一唱片被收购后,陈升又进了滚石唱片,成为歌手兼音乐制作人。多年后的一天晚上,这厮坐在燕京街头涮羊肉,用闽南话哼着“为何在燕京”,结果被同伴听成“one_night_in_BeiJing”,遂拍手叫好,于是一首叫《燕京一夜》的歌出炉了,迅速红遍大江南北的KTV。)为期一周的音乐节很快结束,拍了几天戏的王梓钧再次赶回台北,与段钟沂兄弟聚集在选定的滚石唱片公司办公间里。同来的还有罗大佑、张艾嘉、陈志升,以及另一位叫做李志杰的录音师。
张艾嘉跟段氏兄弟是老交情,罗大佑又跟张艾嘉有点暧昧关系,反正都是熟人,这次被段氏兄弟的三寸不烂之舌给拉进来了。
张艾嘉和罗大佑只知道是段钟沂兄弟要开唱片公司,却没想到王梓钧会突然出现,齐齐地看向段钟沂。
段钟沂介绍道:“王先生是我们即将成立的滚石唱片公司的大股东。”
“不会吧,我进王梓钧的唱片公司了?”陈志升脑袋有些懵,他这两年干过修车工、电梯维护员、美术设计、吧台侍应生,可最想的还是做歌手,现在居然进王梓钧的唱片公司了。
段钟谭指着张艾嘉介绍道:“王先生,这位是……”
“不用介绍了。”王梓钧打断道,“这是艾嘉嘛,老朋友了,大佑也是。”
张艾嘉是给《喜洋洋与灰太狼》配音时认识王梓钧的,后来又在王氏影业拍了不少电影,自然跟王梓钧是老朋友。而罗大佑就更早了,王梓钧当初参加保钓游行中枪进医院,这家伙当时还是个傻乎乎的中学生,居然翘家跑来找王梓钧拜师。
“王大哥。”罗大佑伸出手来,表情有些囧。
段钟沂又给王梓钧介绍了那个叫李志杰的录音师,最后剩陈志升的时候,却看向自己的弟弟段钟谭。
“他叫陈志升,嗯,”段钟谭也不知道该怎么介绍,刚刚陈志升这小子还在打扫新租来的办公室,王梓钧一到他就自己跑出来了。总不能介绍陈志升是公司清洁工吧,想了一下,段钟谭说道:“他是公司的业务人员。”
“王先生好!”陈志升激动得伸出手来。
“你好!”王梓钧和他握着手,又拍了拍他的肩头以示激励。
好嘛,眼前这几个人中,曰后滚石唱片的四位音乐奇才居然就来了两位——罗大佑、陈升,就只剩下小虫和李宗盛了。
李宗盛还在乐队里唱校园民谣,不过明年那个乐队就会因为队员服兵役而解散,到时候再挖人不迟。至于小虫,鬼知道这人在哪里窝着,估计还得等两三年才会露面。
搬运工这时又搬来了一些办公用品,段钟谭带着几个人跑去指挥布置办公大厅了。
段钟沂与王梓钧两人来到一间空无一物的办公室,说道:“我已经联系好了两支录音乐队,另外还有几个有才华的音乐人,过几天也会陆续过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