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巴佬,没见过世面而已。”王书翰不屑道。这一年来他可是过得很憋屈,被老妈送去国外的寄宿学校,就像是被关进了笼子的鸟儿。这次被爷爷召回来探亲,本以为可以好好玩玩,没想到居然会跑到这穷乡僻壤来。
听到王书翰这话,王书全对这个族弟有些不满,王书翰刚才是连他一起也骂了啊。不过王书翰就一半大孩子,他也不好多做计较,指着前方说:“在拐过前面那个湾,就可以看到棵大槐树,把车停树下就可以。”
王书翰话音刚落下,众人便已经看到大槐树下稀稀拉拉地站着数十人。看到车队过来,那些村民不停地招手,几个小辈扶着个拄着拐杖地老人来到路边。
“大哥!”车刚停下,王贤致就迫不及待地下车走向那老人,抱着他热泪狂涌。
其他人都在旁边默默地看着这一兄弟重逢的画面,林清霞来到王梓钧身边,轻声叹息道:“我听我爸妈说,我也有个姐姐在大陆。”
“不会吧!”赵雅之惊讶道。
林清霞道:“我大姐当年寄养在亲戚家,父母随军转进台.湾,兵荒马乱地走得又急,根本没时间把姐姐也带上。”
林凤骄建议道:“既然来了一趟,要不大家帮着青霞找姐姐吧。”
邓丽君笑道:“好啊,我同意。失散多年的姐妹耶,这种事情就像琼瑶小说一样。”
两个老人抱头痛哭一阵,终于放开互相问候叙旧起来。
那拄拐杖的老人乃是王贤致的堂兄王贤景,宗族里都是以平辈兄弟一起排行,王贤景排行老大,王贤致则是老二,两人自小一起长大,关系最是要好。
王梓钧等人的出现,让那些村民对王家羡慕不已,一看那海外亲戚就是有钱人,现在王家发达了。
乡里的领导不知从哪里得来消息,坐着拖拉机杀过来。其中一个穿着老旧中山装的男人从拖斗里跳下来,远远地就伸出双手笑道:“欢迎王老先生荣归故里!”
又是一阵寒暄,王梓钧一行人才被众星拱月地拥着进村。
王贤景一边走一边说道:“39年的时候,咱家的镖局被曰寇充去做了临时兵营。我带着老六老七,还有一众妻小逃往河.南,就此跟大家失去联系。42年的时候,又遇上河.南大灾,逃出来的一家人死了六口,老七也是那时候去的。我跟老六又带着家人辗转安.徽、湖.北,到处打听你跟老四的消息,可战事曰曰在变,也没个准信。老六后来入了新四军,才当几个月的兵就阵亡了,家里就剩我一个男人撑着……解放后,我带着家小回到Cang州,咱家的镖局被充了公做粮食局的办公处。说明情况后,政斧也补偿了我一些银钱,后来我又遇到了回来的老四。老四说你跟着老蒋去了台.湾……”
王贤景已经七十有五了,佝偻着身子说话很费劲,虽然是镖局练家子出身,但逃难那几年亏了身子,现在已经垂垂老矣。
好不容易回到王贤景家中,村民们热热闹闹挤做一堂,不时有人进来祝贺。乡里的领导也是一阵嘘寒问暖,闹了好半天大家才离开,堂屋里终于安静下来。
王梓钧一家的先祖乃是太原王氏,不过族谱里的一世祖只记载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王之涣,大概是王之涣留下的旁支一系。虽非大户,但当年王家在此地人丁也挺兴旺。
王贤致问道:“大哥,家里族谱还在吗?”
王贤景摇头道:“不在了,十多年前就烧了,你跟老四都是KMT反动派,家里哪敢留那东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