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转瞬又振作了起来:“我们只需要把钱赚到就行了,司马昱拿货物去干什么,干我何事。”
他的心中充满了疑惑,明世祖什么时候会关心赚钱工具人的生活状态了,这根本不合理!
世上竟存在着如此没有经济头脑之人,郑成功颇为惊讶:“你不会打算做一锤子买卖,就赚会稽王的这一次钱吧?”
沈约比他还要惊讶:“会稽王都已经花了一千万钱了,下次想掏也掏不出了吧,怎么还能再从他身上赚钱?!”
郑成功叹息于沈约的憨包程度,直截了当地告诉他:“所以,你要帮助会稽王赚钱,这样他以后才能源源不断地继续给你送钱。”
搞钱这种事,有来有往、互利共赢,才能长期发展。
会稽王位高权重,就宛如遇见了一只会下金蛋的母鸡,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会把鸡饲养起来,每天等待金蛋掉落。
但沈约不一样,他打算直接吃烤鸡。
郑成功指点沈约:“以后凡是发簪、衣物一类的装饰物,统统走少而精的限量路线,以三百为限,售完无补。”
司马昱的一万两千根实在太离谱了。
要一万两千颗脑袋,才能装下一万两千根发簪,东晋时代,士庶之隔犹如天堑,司马昱又不可能去把发簪分给百姓。
再说了,百姓也不需要这玩意啊,还不如拿去搞一波饥饿营销。
沈约微微点头,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郑成功又道:“唯有易于转手的实用之物可以进行大批量生产,譬如,一些粮食……”
沈约汗颜:“你让我把一万袋粮食卖给司马昱?那我明天就得进刑部大牢了。”
“是贵府自己生产的食物”,郑成功提醒他注意规避风险,“王莽之前在书院群里贴了很多食谱,什么油炸方便面,水产罐头,制作起来都很简单。”
沈约一脸懵然:“这跟投票有什么关系?”
郑成功告诉他:“你可以用小包装生产这些食物,在每个包装上都印好对应人物的肖像,配以书法题字,每百袋合计一票。”
沈约一怔:“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