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又试了一遍,还是听不清对面在说什么。
    “叶莺姐,你不会买到了假货了吧?”吴玉娥皱了皱眉,“我看报纸和新闻上说,这次上市售卖的仅有一百多台,这么少的数量,怎么会轮到你呢,该不会你真被人给骗了吧!”
    此话一出,大家纷纷跟着附和。
    吴玉娥的话,叶莺就当作听笑话一般,皮笑肉不笑地回道:“这批上市的大哥大是摩托罗拉制造的,我们国内目前就没有这个技术,上哪来的假货?”
    “玉娥啊,你好歹也是在科研单位待过的,怎么会不知道呢?”
    吴玉娥顿时哑口无言了。
    叶莺看向还在尝试的刘娟,蹙眉道:
    “要不你到楼顶上去打,我估计是因为信号不大好。”
    “那行,走!试试去。”
    于是,一行人跟着刘娟和叶莺去了楼顶,都想见识见识这天价的大哥大,到底有没有这么好使。
    到了顶楼,刘娟再次拨通了那个熟得不能再熟的号码,“喂”了一声。
    众军嫂屏息以待。
    这回,对面的人终于能听见刘娟的声音了,“你,你是贺朋家那口子吧?你、你等会儿,我这就去帮你喊人过来!”
    没多一会儿,贺朋的母亲就被喊来村委会里接电话了。
    这一次,两人的沟通非常顺畅,终于没再出现前面的窘况。
    刘娟结束通话后把大哥大还给叶莺,不由夸了几句,“这家伙重是重了点,确实还是挺有用的,就是有时信号不太好,总之我觉得这钱叶莺花得值!”
    此时,原本幸灾乐祸,想看叶莺这两万块钱打水漂的,都默默换上了另一副面孔。
    有了这个大哥大,叶莺接下来就可以“大展拳脚”了,麻利的把职介所给开了起来。
    不过,用了两天,她发现这大哥大的电量消耗的很快,续航很差,充满一次电只能使用半个小时。
    但对于这个年代来说,其实能做到这个水平她觉得已经相当不错了,还是不要用后世的眼光来对比吧。
    职介所在开起来的头几天,基本上没什么人知道。
    于是她挨个给手上现有的一些用人单位都去了电话,把他们目前的用工需求都给摸清楚以后,就开始大搞宣传。
    她给这家职介所起名叫做——“向钱冲职介所”
    因为这个响亮的招牌,以及不收取工人的人头费,一宣传立马就来了一堆急需找工作的人。
    才一天下来,叶莺打电话打得嗓子都要冒烟儿了。
    虽然累归累,但也帮助不少下岗工人成功找到了工作。
    下岗工人的群体非常大,又因为叶莺这家职介所不收取人头费,很快在广大的下岗工人群体中流传开来。
    加上距离过年没几个月了,劳工们都想趁着这会儿多挣点钱过年。
    于是,不过才短短几天的时间,“向钱冲职介所”就已经是门庭若市的场面了。
    叶莺一个人忙得晕头转向,越来越觉得吃力,中午基本都顾不上吃饭。
    好几次饿得眼冒金星。
    这天中午,刘娟、赵婷、李兰心突然出现在叶莺的职介所里。
    “你们怎么来了?”叶莺刚给化肥厂打完电话,诧异地问了一嘴。
    “是纪营长让我们来的。”李兰心解释道。
    啥?是他喊来的‘救兵’?
    他是怎么说服她们的?
    尤其是那个一向和自己不对付的赵婷。
    罢了,眼下没功夫深究。
    给她们三人分配工作以后没多久,忽然来了两个一看就不好惹的男子。
    那男子看了眼招牌,挑衅道:“向钱冲?咱哥俩急需一份工作,每月少于50元不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