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有压力的是公孙瓒,幽州可不是产粮地,他若是与我们这样对耗,最终撑不下去的一定是他。”
袁绍闻言笑道:“就是要让公孙瓒感觉到压力,他的性格急躁,恐怕是不会愿意退兵,一定会寻求决战,那时就是我们的机会所在了。”
这是之前就定好的以粮疲敌之计,众人皆深以为然,这就是河北天然的优势,粮食多,人多,耗也能耗死你这个边境武夫。
……
在袁绍和公孙瓒互相开战的同时,刘备和曹操之间的战争也渐渐展开了。
双方突出一个不同频,二者的区别还是很大的,曹操现在麾下已经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政治班底了。
无论是谋士还是武将都不算是缺乏,武将自然主要就是他的宗族兄弟以及许褚这些人,谋士则有一开始的颍川人,以及他在兖州发展时的兖州士族。
颍川人以荀彧作为首领,颍川虽然不过是一个郡,但是天下之间却似乎处处都有颍川人的身影,不过主要还是在袁绍曹操这个大集团之中。
荀彧为曹操拉来了不少颍川的贤能之士,这些谋士各有所长,组成了曹操的谋士团。
兖州人则以陈宫为首领,陈宫对曹操一见如故,认为曹操是个大英雄大豪杰,曹操能收获兖州陈宫在其中出力很多。
陈宫本人也是一流的谋士,兖州人之中还有程昱这个看起来颇为阴郁的谋士,不过程昱此人,生性较为孤僻,在兖州人之中不合群,自然更不可能加入颍川人的群体之中,不过曹操颇为喜欢程昱,认为程昱在许多方面都相当契合自己的思路。
刘备麾下则是大将众多,但是谋士方面欠缺就不少,内政、军略、谋略等等方面的人才都太过缺乏了,内政方面短时间之内还不用太过焦急,但是军略和谋略方面,都是打仗所必须的。
韩信是兵权谋的大成者,是谋战派的巅峰,看看这两个词,其中都有一个关键就是“谋”!
统兵之能相当重要,而谋略就是将统兵之能发挥出来的手段,一般来说统兵大将都有谋略的能力,但和那些专业的谋士相比较起来,定然还是有欠缺的。
如果不是韩信那种神人,那么通常统兵大将都会搭配一个作为外置大脑的谋士,谋士提建议,统兵大将决定能不能实现。
刘备现在麾下就相当的缺乏这种外置大脑,他们这些万人敌打人数比较少的战争时,自然是无往而不利,但现在仅仅精兵都有三万,那配合精兵的辅兵以及为这些军队作为后勤的军队,又何其之多呢?
这些繁杂的事务如果全部交给统兵大将来处理的话,那定然会极大的分散他的精力。
能够处理数万人的吃喝拉撒以及各种突发状况是一种极其强大的能力,这就是为什么刘邦能将十万军,已经相当的了不起。
刘备率领着青州军从青州边境进入兖州,曹操同样率领着军队前往应战,青州和兖州之间的距离近,行军不需要多久就能够到达,而且这两个地区除了少部分的山之外,大部分地区都相当的平坦,是丰盛的产粮区,中原大地上最繁华的所在。
冀州虽然是九州之首,但不残破的兖州和青州,尤其是兖州并不是很虚冀州。
曹操和刘备因为当初勤王而结识,曹操颇有些感慨刘备竟然这么快就拥有了这么大的势力,让他都有些艳羡。
第673章 大汉不会亡!
发生在兖青之间的这一场战争,英侯洛川是非常关注的。
他在天下之间的声望极高,像他这样的人,本该稳坐钓鱼台才是,但他的身份却让他不得不走下高台。
洛英城城墙之上。
洛川遥遥望着西方,太阳正缓缓落下,洛倩身着素衣钗裙静静站在他的身旁,洛川突然说道:“夫人,你说谁会赢?”
洛倩没有丝毫犹豫直接说道:“不知道,你做好了刘备失败的准备吗?”
刘备失败!
洛川闻言没有说话,只是伸手轻轻抚摸着城墙上的青砖,上面有风吹雨打的痕迹,还有无数刀剑和战火的气息,片片砖瓦之中都有英侯国的历史。
在先汉末和后汉末都曾经有人攻打过英侯国,因为所有人都知道英侯国是“大汉最后的铁壁”,但凡是想要掀翻汉廷的人,都不会放过英侯国。
如果刘备失败了,曹操占据了兖州和青州,他会是大汉忠臣吗?
如果他不是大汉忠臣,那英侯国如何自处呢?
夫人的话,洛川的确是不知道应该如何去回答,他做好了刘备失败的可能,因为没有人一定能成功,他没有做好刘备失败的可能,因为他还不知道如果刘备不值得扶持,那还能去找谁来匡扶汉室。
幽州刘虞、荆州刘表、益州刘焉,这三人洛川都是有过相交的,还不如刘备,倘若刘备都不能振兴汉室,那天下之下,英侯国应该去哪里呢?
洛倩望着有些迷茫的洛川,从身后环抱住了他,柔声道:“当年先祖英文献侯协助高皇帝定鼎天下,他留给子孙的难道是这一座城池吗?
英侯所代表的不是一座城,而是存在于三百年大汉人心之中,你这个人在哪里,英侯国就在哪里。
只要还有敢于奋作社稷的刘氏在,只要还有愿意匡扶汉室的英侯在,大汉就没有亡!”
洛倩虽然是个女子,但是她的话却如同金石一般坚硬,她的言语和意志坚不可摧。
洛川只觉一股热流涌上心头,他伸出大手盖在洛倩手上,感受着温热与沁香的气息,缓慢而坚定的说道:“刘备一定会成功的。
等这段战事告一段落,就让齐儿和糜氏贵女成婚,既然兰陵萧和淮阴韩都对刘备心中怀有疑虑,那就由英侯国来统领徐州士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