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这个人在这种方面太聪明了,他知道洛苏对人才很看重,但又不是特别看重。
洛苏可能真的赏识李靖,但赏识不代表看重,不代表就愿意在李靖身上浪费时间和精力。
李渊知道就算是今天他真把李靖杀了,洛苏也不会在意,但作为一个父亲,既然他的儿子和女儿都想要保下李靖,那顺手留李靖一命,也不算是什么。
但李靖想在他这里得到重用,那是不可能的,他李渊,记仇!
李靖这个人,军事能力卓越,但政治能力比洛玄夜还堪忧,他活下命来后,就被归入了李世民麾下,但他心中却对李世民不算忠心,或者说,他没有这个意识。
李世民并不在意,毕竟他还不曾知晓李靖的才能,实际上就算是洛玄夜也不清楚,他的识人能力远远不如洛苏,只有洛苏知道李靖是真正的统帅。
……
李渊进入长安一个月,杀的人并不多,算下来也不过十几二十个,尤其是他只诛杀首恶,基本上不牵连家人。
长安的上空并没有笼罩着那种令人压抑的阴云,纵然依旧是秋风萧瑟,但随着政治氛围的改变,所带来的却只有心旷神怡,所有人都感觉到了,新的时代真的到来了。
对于李渊来说,新的争论出现了。
那便是称王还是称帝!
占据长安之后,唐国公的称号自然是不足的,所有人以及天下的群雄都需要一个更加有号召力的位置。
对于领袖来说,位格的变化不仅仅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也是要向天下人展现自己的志向,如果一个人就连成为皇帝的志向都没有,那许多有大才的人,是不会投靠的。
经过一场并不算是很激烈的辩论,直接称皇帝的意见被排除掉,至于理由则很简单,“如今我军西有薛举等诸侯,南未曾据有巴蜀,东有屈突通钉在河东。
依旧是四战之地,现在就称帝,一定会成为众矢之的,河北窦建德、东都王世充、山东李密这些群豪都未曾称帝。
如果唐公直接称帝,先前所连接的李密等人便毁于一旦。
如果能平定关西诸侯,以及据有巴蜀,成就大势,那时再称帝也不迟。”
这番话说到了李渊心中,他决心先称王,洛玄夜暗自点头,老祖宗虽然看不上李渊,但李渊在某些方面还是很优秀的,至少比现在大多数的群豪都英明。
据洛玄夜所知,仅仅据有马邑的刘武周已经称帝,占据凉州的薛举也称帝,可以说是很可笑,皇帝这个称呼可真是不值钱。